南川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10-16 09:11:46 来源:
新闻摘要:

  

  

 

  秋收时节的石溪镇盐井梯田稻谷飘香遍地金黄 瞿明斌 摄

  

 

  中医药企业加工厂区 记者 汪新 摄

  

 

  农家乐技能培训 李在华 摄

  数说成绩>>>

  金秋十月,正是抢抓经营生产的“黄金期”。走进南川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华绿生物有限公司培育车间,一瓶瓶白玉菇菌罐整齐地排列在架上,一簇簇饱满的虫草花长势喜人。高度洁净无尘间呵护菌丝成长,数字化监控室24小时实时监测,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高速运转……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的生产场景,令人惊叹。

  “今年8月已建成投用的项目一期,总计230亩可实现年产食用菌4.5万吨,产值4.5亿元。与传统种植生产比较,相当于7万亩土地产出的效益。”南川区华绿生物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国磊算出一笔“丰收账”。

  农业“种”出工业效益,这是南川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川稳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已探索出一条具有南川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如今的南川,农业产业发展步履坚实;这里以产业高质量推动,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生产向优向好

  聚焦强基提效 粮食产业连年增强

  近期,艳阳高照,山乡间一片繁忙。

  走进河图镇中图村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这里正喜迎收获。该基地将原来村民一家一户种植的田地集中起来,发展了186亩稻鱼共生综合种养业,经过村民精心管理,现在水稻和鱼均获得了丰收。

  “水稻产量虽说和普通稻田差不多,但每亩多收了100公斤左右的稻鱼。”据中图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基地种植的是“宜香优2115”优质水稻,该品种大米市场售价每公斤24元~30元,稻花鲫鱼价格为每公斤30元。这一算,每亩比单纯种水稻增收1300元~1500元。

  “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双赢”,这是南川聚焦粮食产业提质提效的一个典型。

  仓廪实,天下安。“推动农业现代化,在于稳住农业基本盘,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全链条生产力。”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川区坚决扛起粮食安全重任,守住耕地数量红线和质量底线,以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为路径,促进粮食产业全链式发展,为丘陵山区守住“饭碗田”。

  干群合力吹响“集结号”,精准施策吹响“冲锋号”,南川全力夯实粮食生产根基“组合拳”取得明显成效。截至去年底,全区82.44万亩耕地面积实现只增不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6万亩,占耕地总量的67.4%,累计实施宜机化改造59.5万亩,宜机化面积超过72%。

  粮田变良田,农民心里甜。在新一轮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南川更加码提速,突出抓好产业链条提升和价值链条挖掘,用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敲响全区粮食产业前进的铿锵鼓点。

  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南川区从“补链强链延链”这个关键上做文章。涌现出了南川储备粮公司、金禾米业、万库粮油等一大批加工能力达10万吨以上的优质稻加工企业;率先在全市通过有机米基地和产品认证,“南川米”品牌越叫越响。同时,南川还深度挖掘稻田多层面价值,顺应市场多样化需求,探索发展出了定制水稻、稻鱼种养、稻旅融合等农业生产模式,助力产业增效。

  “稻”是生存之道、发展之道,筑良田推良法、强链条促融合,稳粮食生产,南川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稻”路。

  产业“接二连三”

  精准扩规延链 特色产业争奇斗艳

  高山之上,云雾之中,成片的方竹笋映入眼帘。9月,正是笋农们收获忙碌时节。

  和笋农们同样忙碌的还有南川轩瑞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贺族刚。从今年8月中旬开始,他频繁来往于头渡镇方竹村、德隆镇茶树村等鲜笋集中产地。怎样更好地采挖竹笋保证质量?如何蓄留笋母?指导农户有序地收获鲜笋,他事事关心。

  “过去关心这些是因为我是种植户,想要卖出好价钱。现在开办加工企业后,关心这些则决定了企业产品质量,事关企业发展未来。”据贺族刚介绍,随着南川方竹笋产业的持续壮大,他所在的企业也跟进加码。目前新建成的厂房一期已接近完工,二期将于春节前建成。等到全部建成投用,其方竹笋年生产加工能力将从5000吨提升至15000吨,更将新推出2~3个新品上市。

  从过去卖原料,到现在卖产品,再到卖品牌,贺族刚和他的轩瑞食品见证了南川特色产业的壮大。

  南川大地产兴业旺,除了方竹笋,近年来这里还有中药材、古树茶、南川米、蓝莓等在乡村阡陌遍开“致富花”。这一项项带着“南川号”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百花齐放,截至去年底全区“3+2”特色产业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已实现32.8亿元。

  “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最终要通过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的交叉重组,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据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南川区农业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新趋势,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告别“原字号”,发展深加工。南川区重点提升古树茶、蓝莓、中药材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开发营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截至去年底,全区已累计发展相关加工企业超过110家,其中龙头企业超30家,建成了全市规模最大的蓝莓生产、加工中心,全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4亿元。

  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南川区将“3+2”特色产业与地域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融合互动,形成了融农耕文化体验馆、金佛山贡米观光生产线、农耕农事体验基地、酿酒生产体验观光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南川区环金佛山自驾游线路、南茶春韵·重庆生态大观园自驾游线路先后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产业深度融合,融出发展“加速度”。塑特色、强连接,以工业理念大抓农业产业化,南川农业正在实现从卖资源走向卖产品、卖文化的华丽转变。

  资源深度融合

  靶向改革发力 乡村振兴足音铿锵

  群山环绕,4000余亩梯田纵横连片,这里是石溪镇盐井村。

  9月,已经成熟的稻穗随风摇曳,远看白云与梯田相映成趣。该村利用自己优越的自然条件,持续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和高品质有机稻种植,不仅有了自己的优势产业,更成为了全国游客拍照打卡地。

  “盐井梯田平均每年迎客近3万人,我们就近吃上了旅游饭。”据盐井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村实施梯田彩绘工程,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农户闲置土地,以红枫、罗汉松、樱花等为主打品种,绿化美化环境,助力乡村旅游,成功打造了“盐井梯田”,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抱团发展省心省力,就是好!”村民谭林说,自己土地都流转给了村里合作社,现在不但能享受分红,他也更加专心朝着“旅游业新农人”努力,利用自家房屋改造的民宿,在旺季时2个月就能收入近20万元。

  从发展优势产业,再到农旅无缝连接,盐井村的整个农业生产线形成了一条利益相关的链条,在这条链条上的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农业现代化带来的红利。

  “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向改革要动力。”据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农业农村改革是盘活农村存量资产、提高农民财产增值效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更是促进农村人口稳定增收致富的有效手段。

  为此,近年来南川区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一项项农村改革深入推进。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南川区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推进,乡镇和村具体落实的工作体系,统筹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还结合实际探索了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租赁经营型、项目拉动型5种发展模式。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联合体,探索农民入股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

  “三变”改革不断深入。南川区让优势要素在农村生根、优势人才在农村开花、优势产业在农村结果。截至去年底,全区“三变”改革试点村比例扩大到行政村的30%以上,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超过50%。

  小农户融入产业链,农村各类资源加快汇聚。改革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壮大,正让南川农民从“为吃而生产”转向“为卖而生产”,唤醒农业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龙搏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