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勇士,我只是尽我所能”
发布时间:2022-08-25 09:02:06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4天辗转两地,4次参与救火,上万人转评赞,他说:

  “我不是勇士,我只是尽我所能”

  ■ 记者 陈蕗颖

  “这是谁家的孩子呀?昨天参与了灭山火,今天又看到他的身影。”

  “昨天我也碰到他了,今天又去了?”

  “这个弟弟是不是之前就去那个?”“是他是他,在桥上都累瘫了。”

  ……

  连日来,我市多地相继突发山火,许多普通市民、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救援中。一个多次出现的身影渐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多位网友发布的寻人视频中,这个身影奔跑忙碌在涪陵两起山火的现场,扑火、运物资、挖隔离带……全身湿透、满身污迹、累到瘫软,经过上万人的转评赞,很快就找到视频中的主人公——余秋朋。

  视频中的画面并不是他这些天经历的全部,在短短4天时间里,他辗转涪陵、南川两地,4次参与救火,他说:“我不是勇士,我只是尽我所能。”

  “只觉得脑袋里‘轰’的一声,身体不自觉地就往那边跑了。”

  8月17日晚8点左右,涪陵区江北街道点易社区爻里小镇斜对面的北山坪突发山火。当时,余秋朋正在江东滨江公园游玩,看到了大火烧山的场景。“我当时只觉得脑袋里‘轰’的一声,身体不自觉地就往那边跑了。”余秋朋说,当时看着不远,其实相隔了有好几公里路,由于交通管制没有通行工具,他连走带跑了一个多小时才抵达现场。

  刚开始,余秋朋申请去打火,由于现场危险,救援人员拒绝了他的要求,只同意他在安全范围内帮忙传递物资。两个小时后,物资搬运工作逐渐收尾,看着疲惫不堪的救援人员,余秋朋再一次申请参与灭火,现场救援人员最终同意让他帮忙收拾已使用的消防水管,并嘱咐他“一旦有危险立刻汇报,不能逞强”。

  “收拾水管的时候,我们无意间发现了山火燃烧后的草木灰里有一处星星点点的火星子。大家担心火星子遇到干燥的树枝和草,又会重新燃烧起来。”余秋朋说,起先他们想用树枝将火星子打熄,但打了几次都没有太大的作用,他干脆直接用手将附近的沙土捧过来覆盖在火星子上,这才彻底将其熄灭。“捧沙土的时候只想着怎么灭火,后来才发现,被火烧过的沙土很烫,两只手都被烫得又红又痛。”

  从晚上10点一直到次日凌晨2点40分,余秋朋一直在现场帮忙送物资、拉水带、砍隔离带,直到火情基本得到控制,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们逐渐撤离。

  “很累,从来没这样累过。”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时,余秋朋甚至连掏出钥匙的力气都没有,瘫坐在了家门口,还是家里人听到他的敲门声,才赶忙出来把他搀扶进去。

  “送水的时候,我少喝一瓶,他们就能多喝一瓶。”

  8月18日晚,涪陵区江北街道黄旗社区又出现山火,急需志愿者。

  8月19日早上,一直关注着火情的余秋朋再次坐上了志愿者的车,直奔江北街道黄旗社区。

  不同于北山坪的地形,黄旗地势更加严峻,往山上运送物资只能从坡面六七十度,且燃烧后的斜坡上走。“没法走,好多地方都是手脚并用地爬,完全是‘立’起爬山,地上也烫,头顶上也烫。”即使穿着鞋,余秋朋也感觉到脚下的温度惊人,往返10多次,最后才发现鞋底已经被烫坏了。

  因为山路难走,刚开始运送物资时,余秋朋不敢带太多东西,只背着1件水往上走。可上了山,他才意识到,高温加上山路,自己运送过程中就要喝好几瓶水,等真正送到救援人员手里时,一件水剩不了几瓶了。“我就想着上山的时候尽量少喝水,我少喝一瓶,他们就能多喝一瓶。”余秋朋说,1件少了,就再背1件。每一次上山,余秋朋的背篓里都至少背着两件水,空隙处还“见缝插针”地装着一些防暑药品。

  余秋朋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运送物资就是最后一次,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救援人员正在原地休整,他想起之前听救援人员说“这时候要是能吃一支冰糕就好了”,尽管背篓里已经装了不少物资,但他还是特意带上了一箱冰糕。“看到我带来的冰糕,他们都很高兴,全部都欢呼起来,能帮上忙,我也特别高兴。”

  “我想学习到更专业的知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

  因为一再出现在山火现场,余秋朋的身影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大家纷纷转发视频,希望找到这个参加救火的年轻小伙。

  正当大家寻找他时,因为连续高温天气,南川也同样遭遇了山火,参加了一天救火的余秋朋听说南川亟需志愿者的消息,又立刻乘坐客车返回家乡南川,再一次和救援人员、志愿者们站在了一起。

  在得知他已经在涪陵参加了两次救火后,大家担心他的身体支撑不住,不让他上山,而是在山下进行物资的调配,他开始在各个群里召集物资,负责接收送来的物资,当得知附近有些撤离下来的救援人员还没有吃饭,他又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给救援人员送吃的。在20日凌晨结束了志愿者工作,稍作休息后,余秋朋又参与到当天白天的志愿者工作中。

  短短4天,对于余秋朋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充实和疲惫。眼镜框架被掰变形了,还没来得及修;手上的烫伤、划伤,还没有完全愈合;裤子被烧出好几个大洞,鞋底被高温烫坏,衣服上烟熏火燎的痕迹再也洗不掉,成为他人生中一个特殊而难忘的经历。

  “4次救火,因为不是专业人员,我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我想学习到更专业的知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了解到他的想法后,曾经在涪陵和他一起参与救火的重庆995应急救援大队长寿中队的队员们专程赶到南川,为他送来了队服,破格将他招入了队伍。“加入救援队后,余秋朋会得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我们还会为他发放配套的设施装备,今后,他将会更加专业地投入到救援当中去。”重庆995应急救援大队长寿中队宣传部部长郭川说。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