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镇:景美人和气象新 “双轮驱动”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2-03-31 09:05:06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 记 者 刘晓娟  实习生 冉妲子  春日的南平镇,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树木长出嫩绿新叶,

  ■ 记 者 刘晓娟

  实习生 冉妲子

  春日的南平镇,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树木长出嫩绿新叶,春花陆续绽放,乡村田野美不胜收。在这里与自然为伴,享受着美景,享受着芬芳的香气,仿佛置身于美丽的乡村水墨油画中。

  近年来,南平镇着力依托“峡、坝、寺、洞、厂、群、佛”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坚持景城乡融合发展,抢抓全民度假时代黄金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山水、田园、乡村有机融合,以景区旅游、乡村旅游“双轮驱动”促进南平旅游业迭代升级。

  优基础

  打通旅游业发展的“任督二脉”

  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南平镇依托近郊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着力规划完善基础旅游设施,连接沿线景点,带动一批农家乐、乡村民宿兴起。

  进入红山村,沿着一条6.5米宽的炒油路前行,在群山环抱之中,一栋栋以泥砌墙、以草为顶的茅草屋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南平镇远近闻名的民宿,外地游客到南川旅游的“打卡点”——懒懒山谷。

  在另一边,工人正在加紧建设住宿区,懒懒山谷负责人聂宏正在一旁查看建设进度。

  近年来,懒懒山谷创新亲子互动、课外实践、公司团建等项目,推行消费送景区门票、采摘消费券等营销活动,极大地吸引了游客、集聚了人气。“游客多了,住宿不够,我们就想着增设一些房间,让游客能有更好的体验。”聂宏说。

  懒懒山谷初建时,从主路到懒懒山谷的路比较窄,50座型的大巴车进不来,游客只能半道下车步行到民宿,导致很多游客体验感不好。

  去年,南平镇将红山村东风桥至懒懒山谷1公里旅游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解决了这个问题,为懒懒山谷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红利。

  “这条路修好后,去年来山谷的游客多了一万多人。”聂宏说。

  除此之外,南平镇还完成神龙峡旅游环线等公路建设32公里,投入资金1500万元完善沿线基础、旅游设施,连接沿线景点;修建旅游厕所和生态停车场,完善路牌标识标牌,以神龙峡沿线为重点安放大小垃圾桶1.4万个、勾配箱120个,优化乡村旅游环境。

  丰业态

  构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走进南平镇永安村,一栋栋漂亮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蜿蜒的路面和道路两边农家院里的山石花草,勾勒出一幅文明和谐的生态画卷。

  在道路旁的蓝莓基地里,一钵钵栽种好的蓝莓苗整齐划一地摆放着,几十个村民忙碌在一钵钵蓝莓间,他们或栽种蓝莓,或搬运钵体的托砖,或牵着水管给钵内的蓝莓浇水……

  这是永安村今年新发展的蓝莓产业。“当前我们永安村有200多亩高山脆桃、100亩精品葡萄、100亩蔬菜,以及正在成片发展的600多亩蓝莓。”永安村工作人员戴仕敏介绍,如今春季到永安村可欣赏到漫山遍野的桃花、李花、樱花,夏季可以体验到有机蔬菜、枇杷、西瓜、葡萄等果蔬采摘。

  近年来,南平镇在永安、天马等旅游沿线大力发展葡萄、晚熟李、桃子、西瓜等水果产业,初步形成集采摘、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民也依靠现代农业产业鼓起了钱袋子。

  同时,依托生态优势集聚发展“富硒葡萄、高山脆桃、莲隐茶叶、有机蔬菜、九叶青花椒、蓝莓”等特色品牌,创造产值1950万元,逐步构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强融合

  构建乡村旅游新格局

  从南平集镇前往神龙峡方向,沿途的老厂房都绘制了各具风格的墙绘,“处处是美景,步步有奇观”的里隐洞,古色古香的里隐小镇,融山水、田园、乡村为一体的里隐坝……

  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峡、坝、寺、洞、厂、群、佛”等自然和人文资源,以神龙峡为中心向外辐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旅游、产业、环境、文化相融合,如今南平镇的乡村大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该镇人大主席杨龙琼介绍,接下来,南平镇将持续实施“旅游+”项目,让山水、田园、乡村有机融入城镇,促进景城乡融合发展。依托产业、资源优势,实施“旅游+产业”,结合有机蓝莓、碧梦葡萄、有机蔬菜、高山脆桃等特色产业,开发采摘观光、农事体验项目;实施“旅游+民宿”,以归原农庄、懒懒山谷等特色民宿辐射引领农家乐转型发展;实施“旅游+文化”,持续打造里隐洞、宝象寺人文景观,开发剪纸文化,打造特色文旅产品,丰富南平旅游底蕴。

  同时,拓展金佛山西坡—神龙峡—黑山谷环线旅游空间,构建“一园一城两线多点”旅游格局,以工业园区、商业街为中心,持续开发神龙峡沿线、花椒基地沿线两条旅游带,依托葡萄园,果酒馆、亲子园、里隐洞、宝象寺、产业基地等景点,连接“天马—永安—云雾”“景秀—玉龙—花盆”片区发展。大力打造“里隐乡居”,促进农家乐向特色民宿转换;挖掘硒资源,开发“富硒”产品,持续打造“永安村生态康养旅游田园综合体”,打造集休闲、康养、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形态。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