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村民正在管护茶树,为即将开始的采茶季做足准备。 记者 聂灵灵 摄
■ 记者 聂灵灵
初春时节,德隆镇茶树村还有少许积雪,虽然天气有些寒冷,对他们而言,初春的雪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此时村民已经忙碌起来,为他们引以为傲的茶树松土施肥,为即将开始的采茶季做足准备。
2月21日,记者驱车前往茶树村,盘山公路上铺着薄薄的雪,道路中间已有车辆行驶过的痕迹,两旁的茶树上还有冰挂,茶树林里有忙碌的村民。
“今年连着下了好几场雪,茶树冻着没?”记者开口询问。
“茶树长势好着呢!”村民李群告诉记者,因为道路条件好,冬管物资随时可以送上山,保证了茶树在冬天需要的养分和管护。
“这几年,茶树村不断发展壮大,每一条道路功不可没。”茶树村党支部副书记邹小敏讲起了村子的发展之路。以前道路条件不好,古茶树几乎无人问津,村民守着这些“金疙瘩”却过着苦日子。开始修路后,4.5米宽的道路从村口修到了茶树鼻祖旁,紧接而来的这一片全部发展起古树茶。
有了这条道路,茶叶企业到村里带着村民发展古树茶。“我从几亩茶树发展到去年的25亩,今年还计划再发展5亩。”李群说,古树茶带来的收益十分可观,每亩地纯收入达到万余元。在茶树村,像李群这样的村民有200余户。目前,茶树村发展古树茶面积达到7000亩。
正在大家聊得起劲时,邹小敏的电话响起,电话那头是重庆一家农业企业催促村里早点收下土地流转费,他们好在茶树村规模化发展古树茶。“这家企业能来,又是修路带来的好处呀。”邹小敏挂断电话后笑着说。
据了解,往茶树村深处走,因地势原因一直有13公里的道路没修通,村民出行不便,农业产业发展困难。去年起,该镇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打通制约茶树村发展的13公里瓶颈。目前,该村产业路已修好8公里,剩余部分也将在今年全部完工。
“道路刚刚修好就有企业来谈合作,准备签下那边600亩地用于发展古树茶。”邹小敏说,企业能带动村民发展,古树茶产业是蒸蒸日上。
“政府为我们修起条条康庄大道,我们也走上了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李群指了指不远处正在修建的红砖房子,说:“那是我几弟兄一起准备发展农家乐的房子,5月份就能完工接待游客了。”
在茶树村你能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为保护好了古老的茶树,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能感受到“要致富先修路”,道路不仅方便村民出行,更把产业之路带得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