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动筑梦 以实干圆梦
发布时间:2022-01-20 08:47:22 来源:
新闻摘要: 用劳动筑梦 以实干圆梦——区总工会二〇二一年亮点工作回眸     劳动者港湾为户外劳动者搭建“避风港”     中桥乡普陀村“农民工之家”     区总工会为中桥乡普陀村提供产业帮扶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用劳动筑梦 以实干圆梦

——区总工会二〇二一年亮点工作回眸

  

 

  劳动者港湾为户外劳动者搭建“避风港”

  

 

  中桥乡普陀村“农民工之家”

  

 

  区总工会为中桥乡普陀村提供产业帮扶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区电力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 区供电公司供图

  2021年,区总工会目标坚定,足音铿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主线,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改革为动力,以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和建会入会为重点,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抓手,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着力思想政治引领

  把准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一年来,区总工会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开展劳模“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宣讲活动5场次;创新开设工会社会化工作者“学党史”读书沙龙,组织工会社会化工作者每周开展1次读书沙龙;每月围绕“听心声、解难题、办实事”至少开展1次走访企业服务活动。

  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采取“理论学习+交流研讨”的方式,压茬实施“八个重点任务”,即专题读书班、专题党课、专题宣讲、专题培训、专题调研、民生实事、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红色教育;创新开展“比一比,谁是摘星手”区总工会机关党史学习教育进度公示,营造“讲学”“比学”“竞学”的浓厚氛围。

  着眼于强化意识形态和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专项排查化解行动,把“五个坚决”落到实处,确保了“五个不发生”,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环境;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获得摄影作品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

  突出示范带动作用

  团结动员职工建功立业

  为解决广大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区总工会聚焦一线产业工人反映强烈的困难救助、转岗就业、职业健康、劳动争议调解等问题,开展机关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活动和工会进万家活动。

  为职工提供专业化服务,区总工会招聘6名工会社会化工作者,服务工业园区企业产业工人,延伸工会服务手臂,充实了工会工作力量。通过开展工会社会化工作者(工会干部)业务培训,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联合培训学校,开展系统的工会业务和实用技能培训,打造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高质量服务产业工人,并获得全市基层工会社会化工作者业务技能竞赛三等奖1名。

  在深化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中,区总工会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紧紧围绕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发动全区18家企事业机关职工参加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获评“劳动之星”“创新之星”“技能之星”“服务之星”“安康之星”60个。

  创新竞赛机制,开展乡村人才振兴技能大赛,开设中式烹调师、育婴师、电工、美容师等竞赛项目;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率队参加2021年川渝旅游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西南地区邀请赛,荣获景区(点)讲解三等奖,区总工会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参加2021年重庆渝东南片区园艺技能大赛暨涪陵区盆景艺术邀请展,荣获盆景创作银奖。

  为弘扬劳模精神,今年推荐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个,“重庆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7名,“重庆五一劳动奖状”1个,“重庆五一劳动奖章”3个,“重庆市工人先锋号”4个。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评选表彰了一批最美劳动者、最美产业工人、优秀工会干部、模范职工之家、工人先锋号,拍摄劳模事迹宣传片,激励广大劳动者学先进赶先进,锻造“不甘落后、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工作作风。

  贴近基层职工需求

  倾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区总工会专门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主任,分管领导为副主任,2名工会干部和3名专职律师为成员的南川区工会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委员会,进一步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健全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畅通职工来信来访渠道,有效排除化解了影响职工队伍稳定因素;深入工业园区开展“宪法进企业”“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及时为受到恶意欠薪、职业伤害、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权益侵害的劳动者提供工会法律援助服务。

  在深化民主管理方面,开展模范职工之家“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实地观摩、业务培训、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发挥模范职工之家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获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1个,获评市级模范职工之家1个、模范职工小家1个。成功打造工会工作示范点3个。康世德源获评重庆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南川万达获重庆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扩面示范点。推荐上报录制“我和企业民主管理的故事”微视频5个,强化企业民主管理的宣传,激发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中《我为民主管理“创条件”》获重庆市“我和我的民主管理故事”大赛三等奖。

  在落实职工劳动保护方面,积极实施《重庆市总工会关于支持企业提升劳动保护条件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落实民营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联合多部门集中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维护职工健康权益。升级拓展大观原点“爱心妈咪小屋”建设,为母婴提供哺乳、休闲、娱乐场所,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尽心竭力真帮实扶

  彰显职工“娘家人”担当

  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区总工会深化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为全区困难职工购买互助保障,构筑起职工抵御大病风险的救助防线,解决后顾之忧。开展建档困难职工家庭就业帮扶,为我区4户建档困难职工家庭提供过渡性岗位,发放薪酬17.06万元。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对15户建档困难职工家庭信息进行更新,做到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

  坚持“普惠服务”和“精准帮扶”相结合,深入开展困难救助、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劳动竞赛等职工服务工作,使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开展“送思想文化、送身心健康、送平安保障、送温暖关爱、送工作岗位、送技能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六送”活动共计6场,覆盖职工1500人次。开展女职工两癌体检筛查,共计285人次。

  “五一节”到来之际,在《南川日报》开设专版,展示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的风采。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联合区体育局开展职工五人制足球比赛联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联合区卫健委开展第六届“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通过多种平台举办茶艺、烘焙、插花培训活动,培养职工兴趣爱好,提升健康生活品质。

  持续坚持改革创新

  激发工会改革综合效能

  区总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建会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积极采取企业“单独建”、龙头企业“牵头建”、借助行业力量“推动建”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到工会组织当中。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工会组织新作为,截至目前,已对货车司机、快递员、商场信息员、房产中介、保安员、护理护工、网约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建立了工会组织。

  在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网上实名制管理中,企业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今年新建会18家,全区实名制会员人数录入达37619人;探索新业态就业群体和农民工在输入地和输出地建立工会组织新模式,按照“组建从便,入会从简,维权从宽”原则,开展输出地新业态就业群体和农民工入会。

  工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倡导全区工会会员积极参与消费扶贫,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工会改革+农民工服务+乡村振兴”创新项目,在中桥乡普陀村率先试点,投入3万元建立农民工服务站,把农民工有效组织起来,把农民工的服务有效开展起来,让原本沉寂的山村“热闹”起来。

  推动农民工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组织农民工参加手工编织技能竞赛评比活动,激发农民工创新创造活力,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帮助普陀村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该村种植大户发展产业,现普陀村180亩柑橘产业已初见成效;发动帮扶成员单位出资11万元,作为中桥乡普陀村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帮扶资金,持续提升村容村貌,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紧抓住农民丰收节等关键时间节点,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光荣感、获得感、幸福感。

  2022年重点工作

  一、切实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持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盯牢职工所急、党政所需、工会所能的领域,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做好“雪中送炭”工作,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进一步筑牢“底板”、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把工会建设成为广大职工有事想得起、办事找得到、有难靠得住的“职工之家”,把工会干部打造成为职工群众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不断提高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

  (本版稿件由记者罗苑瑜采写,图片除署名外由记者胡昱名摄)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