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档案工作五年回眸

“印记100——南川档案馆馆藏红色珍档发布暨品读活动”现场区档案局供图

脱贫、防疫档案工作专题培训会区档案局供图
■ 记者 黎明
过去五年,我区紧紧围绕档案治理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等,认真组织,整体推进,档案在服务中心工作、维护国家利益、赓续红色血脉、坚定文化自信、构筑南川记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突破瓶颈
提档升级
服务发展
2017年初,南川档案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开始进行档案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五年努力,全区档案信息化工作成效明显,完成了数字档案馆一期、二期建设项目,已建成档案馆局域网、电子阅览室系统,提高了档案接收门类和种类。
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全面完成。区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平台建设共计扫描1082万余页馆藏纸质档案,安排专人进行了密件扫描,定期检查密件扫描、保密情况。对馆藏数字化的加工质量实行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从初期错误率3.138%下降到后期0.596%。现存馆藏档案有313个全宗,各门类档案14万余卷、42万余件,数字化率达100%,大大地提高了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缩短了档案查询时间,走在了全市前列。
自2018年以来,纸质档案和数字化副本一并接收入馆。同时,加强了档案征集和档案资源种类扩展工作,从最初的文书档案、会计档案扩展到现在的照片档案、实物档案、音视频档案、科技项目档案及各类专业档案,加强对1000余件珍贵馆藏档案的保护和发掘,极大丰富了馆藏量,提升了馆藏品质,有效传承和彰显了南川地方文化特色。
“战贫”“战疫”重点档案及时归档。会同区扶贫办成立了3个业务指导小组,抓实推进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对34个乡镇(街道)、40个贫困村及41个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了扶贫档案业务督促指导工作,完成精准扶贫文书档案9.69万件,项目档案0.43万卷,分户档案1.15万卷,精准扶贫档案室116个;完成了2020年及以前年度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归档及全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集中调研指导工作。
抓实疫情防控档案的归档工作,开展了线上线下疫情防控档案收集归档。向全区征集展现一线医护人员抗疫、复工复学等照片191张,抗疫心得、信息简报、书法绘画等40件,音视频资料10个。
创新理念
规范服务
真情为民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区档案局、馆结合自身职能职责,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档案服务,让群众“零”跑路。
近日,区档案馆管理科接到了一个需要查阅档案的市民电话。这位市民急需申请补领结婚证用于办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但由于自己常年居住在外地,且年事已高,不便到南川查询婚姻登记档案,于是,他致电区档案馆说明情况。工作人员与其耐心交流,并根据相关法律,协调有关单位,简化工作流程,为其提供了婚姻登记档案,让他顺利补领了结婚证,办理了房产登记手续。
我区大力开展依法治档和“数字化档案”工作,积极融入“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缩短办理时限,推动档案工作从传统实体管理向智慧化管理转变,从“一窗办理”到“一网办理”。
创建服务机制,将服务提供与管理督导相结合,在要求干部职工熟悉业务流程和提升日常管理的基础上,适当授权,在不超出基本工作原则的条件下,可第一时间采取创新方式为查阅群众提供贴心的服务。
做好查阅记录,建立完善查阅档案,对特殊情况,详细记录处理结果,梳理群众意见建议,督导日常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档案服务能力。
为民服务显真情,真正的为民服务是能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把群众当作自己的贴心人,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档案查阅利用实现智慧化。开通了“电子阅览室”,公民或法人可以自助查询开放档案,或经审核批准可以查询未开放档案,拓宽了档案查询方式,方便了查询档案资料尤其是撰写史志资料的单位和个人。
“互联网+”查询服务便民利民。配备了查询和专用联网设备,实现了全市“一站式”婚姻跨馆查询服务。在政府信息查阅场所设置了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和“渝快办”入口按钮,实现了网上审批和网上公共服务,提升了档案利用服务能力。
宣传编研
拓展功能
凸显价值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服务大局,就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
五年来,我区强化档案宣传编研,首次集中发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珍贵档案13件。
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我区充分挖掘利用好本地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开展教学。策划和举办了“南川档案故事”微视频展播,利用新媒体编辑了《南川档案故事》专辑和百年追梦专题视频共6期,制作档案故事专题片在区档案馆查询大厅、市民广场等集中宣传点循环播出。《南川档案故事》获评2021年度全市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
与区委宣传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四家单位联合开展了“缅怀英烈 崇尚英雄”网上祭扫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5300余人参加。
开展了现场红色珍档品读及政策宣讲活动。活动以“印记100——南川档案馆馆藏红色珍档发布暨品读”为主题,现场设置了“红色珍档”品读专区及档案法律法规宣讲点,在全区中小学和老东街巡回展出6场次,吸引了2000余人次参观。
完成了市级档案系统开展的“百年追梦人”征文2篇,其中《接力坚守40载 不负青山护银杉》已于2021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在市级媒体“重庆第一眼”新闻中首播,并收录进重庆档案局主办的《百年追梦人》刊物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