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司法局五年亮点工作回眸

“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奖牌

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情况

行政复议案件庭审现场

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

太平场司法所调解大项目拆迁矛盾纠纷

大观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入矫宣告

医疗纠纷调解现场

区法律援助中心上门开展法律援助

律师走进汉场坝村宣讲法律法规

片区联动调解疑难纠纷
“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荣获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法治政府建设顺利通过市级评估,区司法局荣获“2016-2020年重庆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司法行政工作连续3年获得全市优秀……五年来,区司法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强化“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勇于开拓创新,各项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为推动南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亮点一
“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2020年8月,南川区“‘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入选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名单,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开展的全国性法治政府创建评估认定,所命名的40个示范地区、24个示范项目从全国1847个区县脱颖而出,是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各地法治政府建设的最高褒奖。
亮点二
推动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管理
在全市率先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公开发布,推动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细化出台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决策后评估等6个配套制度,确保决策始终在制度轨道内运行。开展区政府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自行印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备案清理工作,核查各单位发文1200余件,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117件,以清理推进备案工作,基本做到“应备尽备”。
亮点三
行政复议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我区作为全市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工作第一批试点区县,从场地、队伍、审理、宣传等方面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全市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现场工作会在我区召开。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针对重大疑难案件定向咨询或者召开论证会,广泛听取专业意见。坚持对违法行政行为“零容忍”,行政复议综合纠错率达76%,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坚持“宽进严审”,五年累计办理行政复议案件549件。
亮点四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完成环保、交通、农业等6个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的职责和人员整合工作,实现了“一个部门一个机构管执法”。印发《建立区乡两级综合行政执法协调协作、监督机制的意见》,厘清乡镇(街道)与区级行政执法部门职能职责。创新推广“行政执法监督卡”制度,“点名”9类常见问题。聘任10名行政执法监督员,定期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查摆突出问题并在全区通报,切实纠正选择性执法、执法流程不规范等,促进公正文明执法。
亮点五
加强重大涉法事务处置
推行重大招商引资涉法合同审查提前介入机制,有效防范招商引资法律风险。5年来,对523件合同协议进行了全面法律审查,提出意见建议2700余条,标的额达4315亿余元。安排专业律师团队协助征收单位入户开展法治劝导、完善非诉执行程序、收集固定证据材料,严格法律文书法制审核程序,为依法征收打好提前战。安排司法所服务页岩气、渝湘复线高速公路等大项目建设,化解征地拆迁各类矛盾纠纷,为项目建设扫清发展障碍。
亮点六
特殊人群管理规范有序
在全市率先出台《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十个一”工作制度》,全面规范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严格落实重点刑释人员“必接必送”和风险出入库管理制度,确保总体可控。严格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对不服从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给予警告处分、训诫、收监执行等,无“两类”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或产生较大社会影响事件发生。
亮点七
构筑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
推进“两中心”建设。创新建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明确属于化解范围的8类案件,已成功化解行政争议案件12件(次)。区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建成投用,实现“一站式”化解疑难矛盾纠纷。建立完善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16个,建立工业园区调委会1个、园区调解室3个,小区调委会11个,“驻所调解室”6个,20人警力以上派出所调解室建设率达100%。与区卫健委、区信访办等部门建立重大医患纠纷联动调解制度,调处复杂医患纠纷145件,连续多年未发生“民转刑”案件。近5年来,全区各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28070件,调解成功27831件,调解成功率99%。
亮点八
公共法律服务惠企便民
全区244个村(社区)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集中骨干力量在中心镇和重点社区建立“法律诊所”,规范开展“六诊”服务。推行“公证加速”“公证三优”“公证代跑”三项服务。在全区推行法律援助告知承诺制度,为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人群开通“绿色通道”,推出上门受理、优先指派等便民举措。5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146件,为受援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13216.26万元,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亮点九
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1个镇、2个村分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8个,172个村(社区)达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设标准,居全市前列。
亮点十
创新推行司法所片区联动工作机制
将34个乡镇(街道)司法所按地域分为9个片区,实行重大疑难纠纷“联动联调”,社区矫正信息联通,有效破解基层人员不足、工作力量分散等问题,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整合、工作同促,夯实司法行政工作基层基础。
(本版稿件由记者聂灵灵、通讯员刘敏采写,图片由区司法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