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残联2021年工作回眸

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带领残疾人“游一次园”

入户走访脱贫户

开展残疾人护理用品捐赠活动

开展残疾人政策宣传、普法宣传

带领残疾人观影《长津湖》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区残联坚持向大局聚焦、与大局融合、为大局服务,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提升服务残疾人能力,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强化残疾人生活保障
2021年,全区6139名残疾人纳入低保、4697名重度残疾人获得医疗保险政府补贴、9794名残疾人获得“两项补贴”;153人获得“寄宿托养”服务,57人获得“日间照料”服务,201人参加“居家托养”项目、超出年初任务1人,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持续保障。
精准实施康复服务
2021年,区残联积极做好残疾预防宣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贫困精神残疾人救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辅具配发等康复服务项目,惠及全区残疾人4800余人次。其中,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审批救助204人次,超出年初预算94人次;贫困精神残疾人免费服药审批救助382人,超出年初预算82人。
大力落实“两免两补项目”
2021年,我区共有51名下肢残疾人享受了下肢残疾人驾驶的专用车辆免费停放;24名残疾人享受了重庆绕城高速以及六条射线高速套餐通行费免缴;24名下肢残疾人享受到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2名残疾人享受到机动车C5驾照补助。
残疾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2021年,持续开展结对帮扶,针对农村低收入残疾人进行常态化帮扶,将易返贫致贫残疾人作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人群,坚持入户走访制度,同属地乡镇、驻村工作队有效联动,坚守“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红线,动态掌握农村低收入残疾人生活状况。精准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0户,投入改造资金93万元,惠及残疾人308人;专项救助残疾人家庭608户,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21年,区残联先后以农业农村委专家授课、实地指导的形式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4期,对150名残疾人从种植养殖、农业创业等方面进行指导,有效提升其基础农业技术,有力增强农村残疾人自身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区残联持续推动产业扶贫,持续加大扶贫基地、产业大户培育力度,全年新增残疾人阳光扶贫基地4个、农村残疾人种植养殖大户3个,投入扶持资金41万元,辐射带动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就近就地就业19户,惠及残疾人及家属32名。
残疾人教育就业成果丰硕
积极配合开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严格按照职责对全区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予以审核;按比例安排就业207人,支持灵活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全年全区474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对2户残疾人创业进行补贴;联合区人社局举办“就业帮扶、同心圆梦”残疾人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25个。全年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207人,其中区级培训199人,参加市残联组织的插花、网络运营师、创业培训、盲人按摩培训等8人。积极组织参加全市职业技能赛,选送优秀残疾人工作者参加2021年“巴渝工匠杯”重庆市残疾人就业技能服务竞赛,荣获全市首届残疾人直播大赛三等奖,残疾人职业指导师二等奖。坚持与区教委同频共振,全力抓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目前,全区持续实施“金秋助学”项目,15名新入学残疾大学生获得入学资助,5名在读残疾大学生获得生活救助,共计7.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