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城市样本 全力绘就民生幸福
发布时间:2022-01-10 10:03:10 来源:
新闻摘要: 精雕细琢城市样本 全力绘就民生幸福——城市亮点工作五年回眸     南川晨曦     城区全域数字沙盘模型     清桥花园小区新加装的电梯已投入使用     凤嘴江亲水休闲公园     东街夜景   ...
精雕细琢城市样本 全力绘就民生幸福

——城市亮点工作五年回眸

  

 

  南川晨曦

  

 

  城区全域数字沙盘模型

  

 

  清桥花园小区新加装的电梯已投入使用

  

 

  凤嘴江亲水休闲公园

  

 

  东街夜景

  

 

  尹子祠

  

 

  南川全城

  近年来,我区严格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以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为契机,坚持城市规划高起点、城市建设高标准、城市管理高效能,以“城依景、景融乡、乡伴城”为路径,探索景城乡一体化发展,精读一座山、深耕一座城、心居一片田,勠力推进城市提升,着力塑造“到南川就是到景区”的城市印象,在主城都市区后花园建设中树立起南川坐标。

  推行建管并重 品质提升绘就民生幸福

  2021年,清桥花园小区新装了9部电梯,解决了居民出行不便问题;加装了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了主供水管道,彻底解决了水压不足问题。老旧小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清桥花园小区的“蝶变”,正是我区在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缩影。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城市提升行动,坚持新城拓展与旧城改造两手抓,城镇建设与乡村建设两不误,基础设施与功能完善两促进。

  针对城中村、老旧小区、非物管小区等“病症”较多的住宅区域,我区在改建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采取“点单式”改造方法,由居民选择生活中切实需求的改造项目,责任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除了老旧小区的普遍“病症”,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也是城市长期存在的“诟病”。我区将这类市民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清单逐一销号。为了形成行之有效的办法,我区外出学习先进经验,请专家现场“把脉”,经过一系列科学论证,先后建成了下穿道、人行天桥,改造城区路口红绿灯和行人等待区,以此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同时,新建书院中学、花山公园等停车场30余座,新增停车位2.3万个,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

  城市品质提升靠建也靠管。近年来,我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上下功夫、求突破,健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

  深化推行“马路办公”制度。在城市区域定期研究解决城市日常管理问题,以路为岗,现场整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组织专人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日常管理问题专项整治,确保城区干净整洁有序。

  积极探索运用科技手段,全力开发“城管大脑”,大力推进智慧城管在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城管执法、市政环卫等方面的应用。建设试用违章建筑视频分析系统,综合利用视频一体化技术,探索快速处置、非现场执法等新型执法模式。

  在全市率先探索“城管+公安”管理模式,有效推进了综合执法,协助解决了违法停车、生活噪音、损毁市政设施等诸多城市管理顽疾,为城市管理执法提供有力保障,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执法效率。

  人民城市为人民。下一步,我区城市工作还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空间拓展、保障性住房建设、智慧城管建设等工作,建设人民满意的美好家园。

  坚持科学规划 “一张蓝图”勾勒城市颜值

  东街曾是南川的商业中心,历经繁华却日渐凋敝,成为棚户区。从拆迁的角度看,东街片区拆迁体量有500余亩,涉及居民4000余户,很多还是门面房,征迁开发成本高,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在过去的数年里,东街变迁是南川人民盼而不得的梦。

  民之所向,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十三五”期间,我区把东街拆迁作为区委、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国家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积极争取资金,通过政策集成、产业导入、商业模式创新等,在保留城市肌理和历史记忆的基础上,改造提升东街棚户区,打造文旅综合体,着力实现提升人居环境、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传承街巷文脉、留住城市“乡愁”、吸引过境游客等多重目标,让新城不再“空”。

  如今的东街,不仅成为城市新客厅,还成了游客追捧的文旅新地标。“东街之变”,正是基于我区明晰的城市发展定位,基于科学城乡规划的统筹。

  为凸显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引领作用,我区坚持规划先行理念,按照“以全局谋划一域 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发展思路,高水平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构建“一区、一带、两片”的空间格局。全面提升规划水平,科学引领城市发展和品质提升。

  按照景城乡融合发展思路,实行景城乡一体规划、一体开发,打造山清水秀旅游名城。其中的“景”以金佛山景区为核心,“城”包括南川城区,“乡”以生态大观园区为重要功能区域。

  要做到科学规划,统筹是基础。我区建立完善全区统一协调、功能互补、相互衔接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合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形成全域“一张蓝图”。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实现山水林田湖草和城市有机生长,实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探索建立适应南川特点的功能结构体系、标准导则体系,引领城市量的增长、质的提高、品位提升三者并重。

  与此同时,城镇空间布局也在不断优化。着力打造“一区一带两片”的城乡空间,规划形成“一带一心三组团”的城市空间,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和“全域旅游、南北分异、景城乡一体化”的旅游发展体系,大力发展“3+3+6”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4+3”支柱工业产业体系。

  在科学规划的统筹下,南川城市发生了质的飞跃。先后建成南商广场、万达广场等城市商圈,改变城区商业中心多是街铺、百货公司的传统模式,补充中高端购物消费外流、中高端体验式消费被抑制的短板。公园、学校、医院等民生类项目建设也齐头并进。

  提升城市美学 人文自然嵌入城市肌理

  一座城市要有与众不同的形象和独特的气质魅力,必须注重“城市美学”在城市各领域中的应用。如何让大美南川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情感归属地?南川给出答案:既在城市颜值上“下功夫”,也在城市气质上“做文章”。

  隆冬时节,潺潺的凤嘴江上碧波荡漾,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尹子祠坐落江畔,青砖红瓦、绿树环绕,别有一番韵味。

  尹子祠始建于清光绪五年,因纪念汉儒尹珍在此设馆讲学而修建,现为重庆市仅存的三个古书院之一。在城市提升行动中,我区将尹子祠作为重点文物进行保护,启动了维修整治工程。一方面,按照清朝建筑风格进行修缮,重点打造园林景观;另一方面,根据大量历史文献还原当年尹珍在此讲学的故事、经历,重建讲学堂。如今,修缮后的尹子祠文化公园三面环水、古朴典雅,已成为南川城市文化的“代名词”。

  厚植人文,提升品位,正是我区融会贯通城市哲学、城市美学和城市科学的成果。在此过程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城市景观被点亮,城市气质更突显。

  凤嘴江亲水休闲公园沿河两岸点缀着生态石,以绿草覆盖,河道两边保留着河岸自然生态景观,同时建有步游道、塑胶跑道、儿童乐园等,给市民创造自然生态的亲水休闲场地。以此为点,在整个城区滨河沿线,一个系统的景观带正在逐渐延展。

  为打造美丽山水城市形象,发展都市旅游,我区以“亲水和谐、留存生态、渗透时尚、倾注艺术”为目标,在凤嘴江沿线逐步实施景观提升工程,营造一个集市民休闲、旅游服务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亲水世界。

  在扮靓城市颜值上,按照“花城”建设要求,先后完成城市公园和道路绿地约14.4公顷的绿地改造,栽植开花植物40万余株,栽植草花300万余盆。城周1.3万亩石漠化区域已经实现蝶变,成为城市“绿肺”,城区周边80平方公里内森林屏障正在加快建设,城周森林覆盖率达60%,位居主城都市区第一。

  把文化符号嵌入城市的各个角落。金山大道上的26座名人雕像、渝南大道打造的“好人一条街”,已成为独具南川特色的地标景观;在凤嘴江、半溪河等河道两岸,沿途的文化墙,以浮雕、雕塑等形式,讲述着南川特色的人文内涵;位于市民广场的廉政文化公园,则以地雕、浮雕、石刻等形式,将廉政文化元素融入园林景观。

  提升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垃圾治理工作城乡协同推进,将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统一交由市环卫集团收运处置,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按照“五有”标准,采取“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持续巩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目前,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均采取“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理”的治理模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一项项务实推进的工作举措,带给市民真真切切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南川,揽山水之美,得人文之胜,承载着诗与远方的美好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数说成绩

  ◆实用性村(社区)规划

  2017年编制完成63个

  2021年编制完成184个,实现全区行政村(社区)全覆盖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规模

  2017年21.68平方公里

  2021年38平方公里

  ◆商品房

  2017年建成面积1058.34万平方米

  2021年建成面积1725万平方米,年均增加133.4万平方米

  ◆公租房

  2017年有1513套,分配620套,分配率为40.98%

  2021年有公租房1849套,分配1820套,分配率为98.4%

  ◆建成区绿地率

  2017年31.02%,绿化覆盖率35.43%,人均公园绿地12.88平方米/人

  2021年建成区绿地率36.14%,绿化覆盖率39.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4平方米/人,新增公园游园10余个

  ◆停车位

  2017年25861个

  截至2021年10月共计49600个停车位,5年新增23739个

  大事记

  2018年3月

  东街项目启动征地拆迁

  2018年11月

  获得首届长江上游城市花卉艺术博览会最佳创意奖

  2018年11月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国家实地核查验收

  2018年12月

  《南川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获市政府审批

  2019年7月

  凤嘴江滨河公园投用

  2019年12月

  编制完成《南川区景城乡一体化规划》

  2020年9月

  覆盖綦万南三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2020年10月

  启动大观田园新城规划编制

  2020年12月

  南川区首条高速铁路(渝湘高铁)获市政府批准征地并开工建设

  2020年12月31日

  尹子祠文化公园修缮竣工投用

  2021年1月28日

  东街正式开街

  2021年8月

  兴隆镇金花村地块入选全国首批富硒土地名录

  2021年12月

  南川首条自主招商的高速公路(南川西环线)获市政府批准征地并开工建设

  2021年12月

  完成103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

  2021年12月

  凤嘴江书画院至高架桥段休闲景观获评重庆市最美坡坎崖

  (本版稿件由记者罗苑瑜采写,图片为资料图片)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