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康养黎香湖 渝南水乡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2-01-09 10:58:04 来源:
新闻摘要:   生态康养黎香湖 渝南水乡谱新篇  ——黎香湖镇五年工作回眸     生态康养黎香湖     东湖村菊花基地     风情小镇     黎香湖全貌  五年来,黎香湖镇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名镇、康养新城...
  生态康养黎香湖 渝南水乡谱新篇

  ——黎香湖镇五年工作回眸

  

 

  生态康养黎香湖

  

 

  东湖村菊花基地

  

 

  风情小镇

  

 

  黎香湖全貌

  五年来,黎香湖镇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名镇、康养新城、生态田园”的定位目标,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在抢抓机遇中苦干实干,在应对挑战中克难前行,奋力书写了“全域旅游、休闲度假、城镇建设、生态保护”新篇章,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步新成绩。

  抢抓机遇深化改革

  以蓬勃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五年里,黎香湖镇紧紧围绕“创新实干、富民强镇”这条主线,狠抓经济建设,不断寻找突破口和增长点,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社会日益繁荣。

  农村改革扎实推进。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空壳村。强化农村“三变”改革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中药材、生态循环农业、生态水果等优势特色作物,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优调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效能不断提升。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开启“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时代。

  城乡建设再上台阶。切实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累计投资23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45公里,全镇公路路网密度达2.5公里/平方公里,投资500余万元改善农村人饮,全镇集中供水率达95%以上,先后建成加油站、污水处理厂等,城镇功能更加完备。

  破解瓶颈迎难而上

  以战略转型构建新发展格局

  五年里,黎香湖镇全力配合中海公司战略转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续优化区域布局,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突破点。

  经济运行平稳增长。2017年以来,全镇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近30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18亿元,农作物面积稳定在2.2万亩以上,年产粮食970万斤,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10亿元。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面消除空壳村。

  中海项目持续发力。全面启动、全力助推中海公司11万平方米春天里一二期建设,启动存量房屋销售,完成投资超15亿元,销售房屋13万平方米,销售额12.27亿元。引进摩玛婚纱摄影、皮划艇、路亚垂钓、中医理疗、川美艺术工坊、星空露营基地等项目,旅游休闲度假业态不断丰富。

  重点项目积蓄后劲。累计投资1.3亿元实施黎太路、黎白路改造及国土整理、千亿斤粮食、国家水土保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项目。完成昌达公司143亩储备地块征地拆迁。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黎石路升级改造、木鱼岛旅游民宿、民族特色村寨、湿地公园提档升级等项目加速推进。

  战疫战贫双线发力

  以圆满答卷昂首奋进新征程

  一直以来,黎香湖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五年里,190户572名建卡贫困户成功脱贫,完成农村C、D级危房改造283户,筹集175万元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22户83人搬迁入住。发放小额扶贫信贷130户597万元。实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22个1000余万元。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南太路、黎石路沿线房屋风貌整治提升和集镇居民房屋立面改造。重拳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违章建筑等,关闭3家生猪养殖场。实施退耕还林4500亩,松材线虫除治、农村改厕等工作取得新进展。获批“黎香湖国家湿地公园”,南湖村被评为重庆市“绿色村庄”“美丽宜居乡村”“绿色示范村”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黎香湖新的竞争力。

  风险防控科学有效。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坚决守住黎香湖一方净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全民反诈专项行动,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安保维稳任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践行宗旨为民服务

  以改善民生创造高品质生活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过去五年,黎香湖镇立足民生需求,努力办好民生实事,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创业就业大步向前。黎香湖镇累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493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67人,发展返乡创业实体142户,发放创业贷款近10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人。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退耕还林等直补资金800余万元。

  教育医疗蓬勃发展。该镇积极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黎香湖镇中心校被授予“重庆市书香校园”“重庆市文明校园”等称号,学前教育普惠率达100%。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常态化开展孕优、两癌筛查检查,医共体建设初见成效。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低保、救济、特困供养、残疾人等工作,投资260万元装修改造敬老院并搬迁入住。投资400余万元建设镇公共服务中心、南湖村便民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东湖村、中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文体事业走向繁荣。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惠及全民,智能数字应急广播系统、五人制足球场、便民休闲广场、旅游厕所等建成投用,钓鱼、皮划艇等赛事广为人知,被市级有关单位授予“钓鱼竞技运动基地”“研学旅游基地”。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以党建引领全镇工作提质增效

  五年里,黎香湖镇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严格执行重大民生事项代表票决制。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思想主旋律高高飘扬。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坚决抓好市、区巡视巡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五年来,黎香湖镇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拼激情、比担当、争一流,谱写了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新篇章,展现了勇立潮头、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演绎了破冰突围、担当敢为的干事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必将在黎香湖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凝聚起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的磅礴力量。

  发展无止境 奋斗不停歇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势而上奋斗“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重要五年。黎香湖镇将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南川同城化发展带来的“天时”,抓住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开口设站的“地利”,用好经过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等多次大战大考锤炼洗礼后敢拼能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个“人和”,全力推动黎香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五年,黎香湖镇争取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

  ——打造“渝南水乡”。凭借黎香湖的天时地利打造“渝南水乡”,充分释放黎香湖山水合抱、人城相融的资源禀赋,让山、水、城的秀美灵动为黎香湖增添一笔最美的色彩,让澄空如洗、朝看初阳、暮赏彩霞、夜观星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这一幅生态文明画卷成为镌刻在市内外游客心中的金色名片。

  ——打造“菊花之乡”。依托东湖村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立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力争实现菊花种植面积5000亩,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黎香菊”品牌。同时按照农旅融合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观赏线路,完善休闲设施,举办菊花文化节,扩大“黎香菊”知名度和美誉度。

  ——打造“康养胜地”。按照5万人口规模,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争取优化调整黎香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加快中海·黎香湖等项目开发建设,丰富各类业态,努力把黎香湖瑞士风情小镇建设成为川渝文旅产业新地标。

  ——打造“乡村振兴典范”。围绕“培育一项优势主导产业、建设一个美丽宜居村庄、打造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构建一套乡村治理体系、塑造一支基层党建队伍”的总体思路,促进南湖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把南湖村建设成为全市乡村振兴典范。

  ——抓实农村“三变”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激活资产资源、发挥权属效能,增加财产性收益。稳慎探索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有偿退出、继承及抵押、担保权能。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盘活利用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机制,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

  与此同时,把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绿色示范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和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卫生镇等纳入创建目标。

  (本版稿件由记者聂灵灵采写,图片由黎香湖镇提供)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