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出实绩》我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1-08-27 08:54:11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德康养老中心每天都安排了医生护士开展巡诊。 资料图片  ■ 记者 陈蕗颖  近年来,
  

  

  德康养老中心每天都安排了医生护士开展巡诊。 资料图片

  ■ 记者 陈蕗颖

  近年来,我区持续不断地支持和规范医养结合机构发展,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足不出户可享医疗服务

  家住南城街道的李贤会(化名)中风瘫痪多年,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全靠家人照料。前不久,区中医医院康复科副主任杨孝勇、副护士长赵静同康复师一起来到李贤会家,为老人查体、测量血压血糖、评估是否有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并指导老人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以及教授家属日常护理知识。

  对失能老人给予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是我区丰富养老服务供给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为6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的时候,我们会对他们进行健康评估,特别是失能老人,根据评估等级不同,有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维介绍,全区34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开展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工作。服务采取家庭医生巡诊的方式,对本辖区的老年人落实健康管理项目,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对社区及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免费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针对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我区通过在区智慧健康信息平台增设老年人医养结合健康服务管理项目,将服务记录表、《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表和健康指导内容(试行)》等纳入平台管理,动态掌握基层医疗机构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工作情况及老年人健康状况。截至去年底,全区开展老年健康医养结合服务61716人;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702人,健康服务635人。

  养老院里也能看病拿药

  “这几天身体怎么样?一定要记得准时吃药。”7月15日,水江中心卫生院内科医生高代玉一边为老人进行身体检查,一边叮嘱注意事项。而他出诊的地方不是医院,也并非老人家中,而是在水江中心敬老院的医务室里。

  水江中心敬老院在院老人97人,年龄主要集中在60~80岁之间,大部分患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或定期就医。“以前的敬老院离医院只有几百米,看病很方便,院内也只有20多位老人,再加上我们经常去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基本能够满足老人们的医疗需求。”水江中心卫生院院长助理罗明红说,现在新建成投用的水江中心敬老院将附近关闭的8所敬老院中的老人进行集中供养,地理位置的改变和医疗需求的增加使得院内老人看病变得很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区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深化机构合作,组织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以签约形式为入住的老年人开展医疗照护服务,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我们在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的过程中,建立了以敬老院为依托,以老龄人群为服务对象,以医院专业医师和护理团队为服务主体的医疗服务模式。”罗明红介绍,根据院内老人的医疗需求,该院在敬老院内设立了医务室,每个工作日抽派一名医务人员到医务室巡诊,为在院老人提供量血压、测血糖、输液等简单的诊疗服务,并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还开通24小时医疗咨询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让老人享受无缝衔接的医疗服务。

  目前,全区29家养老服务机构与22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深度合作,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楼上养老楼下看病

  “在这里,一日三餐和药物喂食有专人负责,到了透析时间,有护工陪护就诊,闲暇时还可以和同住的老友下棋闲聊,住着非常安心。”患有尿毒症的李先生住在位于重庆宏仁一医院内的德康养老中心内,这里既是医院,也是养老院,不仅有医生护士每天巡诊,而且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开通医院内急救、检查等“绿色通道”。

  该中心内不仅配备有专业的医师、护士、护工、营养师、厨师、治疗师、康复师等专业团队为入住老人提供医、护、养高度融合的全方位保障服务,同时还经常开展健康讲座、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丰富活动。

  德康养老中心综合管理部经理罗成未介绍,作为一家专业的医养服务机构,这里颠覆了传统养老模式,实行“医养融合、智慧养老”新模式,真正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合二为一,最大限度地控制了老年人的突发病所带来的危险。德康养老中心的健康运营正是南川区健康服务供给得到拓展的缩影。目前,该中心接纳能力已达300人。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