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云海
任筱楠
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山水之城,无论是流光溢彩的山城夜景、“轻轨穿楼”的魔幻场景,还是闹市中琳琅满目的巴蜀小吃、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的江边民居都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去打卡。近来,重庆连续登上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根据重庆文旅委发布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重庆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019.8万人次,同比增长146%,按统计口径较2019年增长10.4%。在后疫情时代,这座城市依然火热。
如果将目光向重庆中心城区周边拓展,你会发现这里山川旖旎、自然秀美。76%的山地面积不仅成就了山城的魔幻多姿,更是造就了金佛山、武隆等世界遗产。山地是重庆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开展山地旅游的重要依托。如何将这些优质的山地资源转化为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让多元丰富的山地旅游产品成为目的地从城市打卡观光游到深度体验休闲游转变的推动力?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南川,或许能给出答案。
自然遗产:守护与开发并行
从重庆中心城区一路向南,便来到了花园之城——南川。1300平方公里的金佛山占据了南川区的一半面积。金佛山是典型的台原喀斯特地貌,因其巍峨的山峰神似一尊仰卧的大佛,在落日余晖下映射出万丈霞光而得名。2014年,金佛山凭借其“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和美学价值”和“地球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行至金佛山,你能感受到自然景观的迤逦多姿,数步之间,景致已变化万千。一路上碧野修竹、绝壁瀑布、溶洞石林令人目不暇接。更令人赞叹的是一条凌空栈道横挂绝壁之上,行走其上恍如凌波微步,一侧是云海蒸腾、层峦叠嶂,另一侧是万丈绝壁、燕飞溶洞。此外,金佛山中自然形成的巨大喀斯特溶洞——金佛洞也堪称一绝,其已探明的长度达11.8公里,面积约9万余平方米,洞内还有两尊高达十多米的巨型天然钟乳佛像。除了自然的鬼斧神工,金佛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也是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的重要因素。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5%,25万亩原始常绿林为5900余种植物、2200余种动物提供了栖息之地。良好的生态使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浓度高达2万多个,年平均气温为16.6℃,非常适合休闲康养。而在金佛山之东,还有山王坪国家喀斯特生态公园;山之西,是拥有碧潭飞瀑的神龙峡。自然之美,生态之佳,让金佛山成为南川旅游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让旅游业饱受冲击,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健康和养生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山地凭借清新自然的户外环境满足着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旅行需求。今年,金佛山旅游的逆势增长也从一方面反映了这一态势。据金佛山管委会主任梁正忠介绍,目前金佛山整体的旅游态势已经完全恢复到疫前水平。“尤其是进入2021年以来,金佛山接待的游客呈井喷态势。截至目前,金佛山接待的游客数量同比翻番,旅游收入达去年同期近3倍。”除了疫情让游客更加重视自然和健康这个原因以外,金佛山和南川抓住疫情对旅游业重塑的机遇,加快文旅融合和产业升级,推出更加多元的产品也是其旅游业得以迅速恢复的重要原因。据了解,目前,南川已经形成了“春赏高山杜鹃,夏享避暑天堂,秋观层林尽染,冬品南国雪原”的全季节产品格局,并培育了完整的康养产业链,构建了中药康养、文旅康养、森林康养、运动康养四大业态,还打造了集冬季滑雪、山地越野、滑翔伞、飞拉达、瀑降、漂流、自驾等于一体的山地户外运动品牌。
其实对于金佛山这座珍贵的世界自然遗产,除了开发,南川强调更多的是保护。“生态保护永远是首位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梁正忠说道。因为山地生态系统本身具有复杂性和脆弱性,必须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善加利用。南川区也在积极主导绿色发展之路。据了解,南川实行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面积达456平方公里,在发展山地旅游的同时,坚守生态保护的底线。“在保护中发展,于发展中保护。”南川在平衡名山保护与山地旅游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连接山地精彩,提升国际影响力
拥有独特丰富的山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南川也在尝试着通过共享与交流进一步提升自身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2021年5月29日,2021国际山地旅游日世界遗产名山(金佛山)峰会在南川举行。此次峰会以“世界遗产保护与山地旅游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山地旅游、温泉旅游、康养旅游新发展,推动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来自16个国家的驻华机构、国际组织、专家学者、目的地管理机构及旅行商代表齐聚南川,共同探讨山岳型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推动世界遗产名山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可持续山地旅游发展之路,实现山地旅游发展与世界遗产名山保护的良性互动和同生共济。
据了解,“国际山地旅游日”是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于2018年正式发起设立的国际性山地旅游纪念日。此次于南川举办的峰会也是第三个国际山地旅游日活动。在活动开幕式的致辞中,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提到,“作为以保护山地资源、传承山地文明、促进山地经济、造福山地民众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有责任促进山地旅游业界形成共识,引领山地旅游领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这也正是本次活动主题定位为‘世界遗产保护与山地旅游绿色发展’的出发点。”他还代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发布了《2021国际山地旅游日金佛山倡议》。该倡议呼吁:利用世界名山资源,发展可持续山地旅游,让社会关注名山及山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让公众了解世界遗产名山的自然和文化价值;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丰富山地旅游业态、活化遗产资源;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山地旅游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开展山地旅游与名山保护的良性互动,实现共生共济。在主题论坛环节,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秘书长何亚非作题为《新时代旅游治理和山地旅游振兴》的演讲。他提出:“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世界旅游业需要重振旗鼓,以全新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新时代旅游命运共同体。”
南川也在这个国际平台上更进一步地推进了国际合作。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与世界地质公园印度尼西亚林贾尼——龙目岛线上签署《友好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打造国际化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南川区文化旅游委与上海景域驴妈妈集团、复星旅文集团、托迈酷客国际旅行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布局和整合旅游全产业链,为旅客创造独有的出行旅游品质体验。通过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南川不仅将旅游发展和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与世界共享,也进一步擦亮了“金佛山·福南川”的品牌,让南川和金佛山的国际范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景城交融,南川不止金佛山
“游客奔山而去,下山即走。”对于不少名山而言,这是一个常态,甚至很多游人都不知道山下的城市在何方。曾经的南川也面临这样的窘境。游客停留时间短,过夜游客少。不过,随着南川老城中心东街的重新亮相,这一切正在发生改变。
夜晚,走进灯火通明、流光溢彩的东街,儿时的记忆顿时化成现实的画面。屏幕上闪着雪花的黑白电视机、小巷上空挂满衣服的晾衣绳、布满墙壁的电影海报……眼前的一切将人带回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旧时的家庭场景、别有意趣的景观小品让人忍不住打卡拍照;傅记米粉、韦豆花、油茶、油醪糟、方竹笋排骨等美食让人品味到“最南川”的味道。南川的风物和记忆就在街巷间一一展开。据了解,崭新亮相的东街是南川打造的以小镇青年文化记忆为主调的文旅体验项目。这里曾经是城中的棚户区,却也承载着厚重的南川记忆。因此,东街在开发过程中,本着修旧如旧、记住乡愁的原则,在保持原有空间肌理的基础上,将南川人生活点滴和金佛山上的山水奇观、草药文化、植物生态等特色融入其中,开发多个主题性创意业态,让游客在东街游憩过程中,更能体验南川的文化特色。
东街的夜有着满满的烟火气。川流不息的人群里有从梦想摩天轮上走下的情侣、街边大快朵颐的游人、巷尾嬉笑玩乐的孩童、家庭记忆馆中给孩子讲述曾经的父母……东街不仅仅是一个能提供多种体验的文化景点,更是一个最能感受南川记忆的“城市会客厅”。东街也让游客能够慢下来,去触摸和体味这座城市的肌理。南川区文旅委主任曾祥友表示,未来南川还将继续丰富东街的内容和业态,“做实东街,让它的生命力越来越强”。东街的兴起让南川城更添趣味,也让“金佛山下南川城,南川城里有东街”的图景更为具象。如今,一条景城大道将东街与金佛山连接起来,“山”“城”联动、景城融合,在推动城市景区化的道路上,全域南川逐渐展现。
乡野宜游,助推乡村振兴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走进南川的乡野,这句话便跃然脑海。有山有水,亦有花有林,位于渝湘高速大观互通口的大观镇依托与重庆中心城区、南川城区距离较近的位置优势,早已有了成熟的乡村田园观光项目基础,而一个崭新的项目——大观原点的落地,让人对乡村旅游的更多可能产生期待。据了解,大观原点是重庆首个乡村旅游游客集散中心,项目集合了一流的游客中心、乡村文旅商业街、沉浸式自然剧场、沉浸式主题游戏、乡村会员制酒店等示范功能区与创新体验项目,是一个“一站式”的乡村旅游服务平台。依托这一项目,南川的乡村旅游有了新面目,游客不仅能够更加便捷地畅游大观园,还能体验到特色民宿,购买到特色文创产品,感受到南川的乡村之美。
在大观原点的“风物集”,方竹笋、中医药、玄参、南川大米、古树茶等当地农副产品经过统一的标识设计和包装成为了“乡颂”系列文创产品,吸引了很多游客的注意。其实农副产品只是一个缩影,以乡村旅游为牵引,大观原点这一项目融合带动了大观园的文化、农业、中医药业、工业等产业,可以说整合联动了大观园及南川全域旅游资源。
据了解,去年南川中药材、古树茶、方竹笋和南川米、蓝莓等特色产业实现年产值30多亿元,入列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先导区。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南川乡村人口人均纯收入较往年有了显著的增长。文旅相融、农旅相融。山水相依、山城一体的南川如今还在打造“景城乡”一体的南川经济带,未来景城乡旅游交相辉映的景象将在南川呈现。
(原载《环球时报·环球旅游周刊》7月5日B4版)
图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