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各级各部门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成效
团区委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之争做党史小“答”人青少年党史知识竞答活动。
志愿者向市民宣传医保电子凭证和参保政策。区医保局供图
正在修建中的柏枝村出行路。头渡镇供图
区民政局 优化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
7月2日,记者在东城街道长亭社区看到,已经建成的东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窗明几净,所有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该中心共设置养老床位32张,房间分双人间和三人间,每个房间都有衣柜、空调、沙发、卫生间等设施。
除此以外,餐厅、多功能室、智能管理区也配置了电视、棋牌、书画、报刊杂志、冰箱、洗衣机、监控器等设施设备。“养老服务中心将提供健康饮食、生活照护、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内容的服务活动,使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区民政局社会福利事务科科长张亚群说,自2019年我区开始建设养老服务中心以来,目前已建设完成22个,其余的正在建设或规划中,在2022年将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除了持续开展“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区民政局还按照该局制定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任务明细表打卡推进:
5月26日,联合重庆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开展“福康工程”项目,为贫困残疾人更换假肢;
5月31日,组织区人民检察院、区公安局、区卫健委、区教委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活动;
6月11日,聘请专业的消防培训机构,组织各乡镇(街道)民政办、养老机构负责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
……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民政局聚焦民政服务对象需求,把学习实效体现在为群众服务、帮群众解难的具体行动上,结合“救在身边行动”,加强主动发现,开展困难群众动态管理,指导乡镇(街道)将因疫因病因灾或者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人员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同时进一步加强特困救助供养政策的落实,综合评估救助申请人的劳动能力、收入来源、财产状况、法定义务人及履行义务能力等相关情况,优化办理程序,并通过大数据全面筛查重残、重病失能特困人员,及时将其纳入照料护理补贴发放范围。
记者 李崎君
头渡镇 入户听民声 温暖群众心
近日,头渡镇柏枝山村从火山到熊家岩到猫迁沟9公里的步行道建设如火如荼。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源于一场听民声院坝会。
今年4月,头渡镇正式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镇全体党员干部按要求走村串户,积极运用院坝会、入户谈心等形式,倾听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柏枝村,村民呼声最高的就是放火山、熊家沟、猫迁沟的步行道建设。“没想到短短1个月项目进度推进这么快,一点都没有走过场!”村民们谈及此事,啧啧称赞。
原来,头渡镇盛产方竹笋,山高坡陡,笋农在采摘方竹笋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吃住在笋山,在采摘、烘笋、运输的过程中,因为这段道路的交通问题吃了不少苦头。
“为群众办实事,说到底就是要办群众想我们办的事。”头渡镇党委书记晏清云介绍,该镇通过坚持入户听民声,与老百姓交流,站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考虑,从群众实际困难出发,积极发挥能动性,主动发现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点,主动作为、提前作为,解决可能给群众生活造成困难的隐患性问题,想方设法寻找问题解决路径,才能为群众办实事、聚民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头渡镇积极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造福群众的实际举措,已开展调查研究6次,现场办公4次,座谈会(院坝会)12次,完成调查问卷400余份,入户走访1000人次,收到“我为群众办实事”意见建议21条,均全部办理。
记者 邓的
团区委 真情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目前,位于区商务中心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已完成室内装修。该中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计划于今年内投用,将能承接更多培训学习项目,进一步满足青少年学习活动需求。
今年来,团区委“我为青少年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急难愁盼”的困难事、烦心事,切实增强广大青少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我区正在使用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位于体育场,活动场地不足3000平方米,加上部分设施陈旧,已经无法满足开展多样化的青少年活动需求。今年,团区委承接了区级“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重点民生项目,新中心不仅活动场地比现在扩大了3倍,还将投入更多有益于青少年成长学习的教学活动设备,进一步提档升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
不仅如此,团区委围绕深化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深化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行动、深化青少年成长关爱行动、深化实施青少年志愿服务行动、开展“鲜艳红领巾 鲜红成长路”系列主题活动等五大类,制定了民生实事清单,列出了12件民生实事项目。
截至目前,“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中,已完成举办1场以上婚恋交友类活动,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1.1万平方米并完成基础装修;民生实事已完成举办重庆青创乡村旅游培训班、举办事业单位考试公益培训、开通12355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热线、举办“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青年讲堂等。
针对青少年暑期学习生活,已启动“金佛山小课堂”、“情暖童心 护航成长”自护教育课堂、暑期课堂等公益性项目,重点围绕知史学史悟史、弘扬雷锋精神、防疫、普法、亲情陪伴、兴趣培养、心理健康等内容,积极开展“党史小课堂”“雷锋故事会”等活动。
记者 罗苑瑜
白沙镇 以办实事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感谢政府给我送来了轮椅,还安装了床边扶手、感应灯,让我生活方便了不少。”7月2日,记者在白沙镇顺竹村7组,见到了因截肢导致身体残疾的村民卓德忠,他对政府为其实施的适老化改造感激不尽。
日前,白沙镇为帮助解决老龄失能群体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实施了适老化改造项目,针对高龄、失能或残疾老年人,为其配置淋浴椅、轮椅、护理床、助力扶手、防滑地胶垫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生活设施设备。包括卓德忠在内,今年共为16户分散居住的老龄家庭提供了帮助。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民生实事办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白沙镇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重要工作落到实处,领导干部带头领办实事,深入一线实地走访,开展调研,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现场办公解决问题难题。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发动全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聚焦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民生实事,分层分级建立民生实事清单。制定了镇级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清单30件,各村党员干部认领民生实事50件工作清单。
从镇级民生实事清单来看,既有污水管网、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养老服务站、农综项目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也有适老化改造、新增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两癌筛查等民生保障类项目。
在推进项目实施过程中,该镇围绕清单内容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具体工作人员、配合部门和村,明确完成时限,定期汇报完成情况、完成进度,督促落实。
截至目前,30件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均已全面启动,其中已办结8件,其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记者 罗苑瑜
区医保局 把服务做到前头 把工作做到细处
“姐,你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没有,没有的话可以激活哟,功能和医保卡是一样的,在手机上就可以操作了。”6月30日,区体育馆方舱接种点里,志愿者罗思玉正在向市民张敏介绍医保电子凭证功能,协助她现场激活并讲解使用流程。
据悉,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后,使用时参保人只需出示条形码即可。
“医保电子凭证是通过实名、实人认证技术,采用加密算法形成电子标识,具备安全可靠、认证唯一等特点。”区医保局信息科工作人员袁紫嫣介绍,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的参保人可通过电子凭证享受包括医保业务办理、医保账户查询、医保就诊和购药支付等各类医疗保障服务。
据了解,不仅是方舱接种点,为加快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力度,区医保局组织十余名志愿者前往区内各疫苗接种点,利用群众接种登记、排队等候、接种留观的时间,与医务人员一起组建宣传队开展医保电子凭证宣传,协助现场群众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目前全区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超15万。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区医保局不断完善跨省异地就医全国联网结算机制,如今全区定点医院全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我区医保参保人员备案后,凭社会保障卡在全国各省市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可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此外,区医保局还加强与区卫健委沟通合作,核对“两病”人员资料5万余条,将需要长期门诊用药的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两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确保“两病”人员及时享受待遇。
为了让医保工作更贴近服务对象,区医保局还在区中医医院设立了医保服务站,对群众咨询医保政策、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参保人员查询医保信息、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等事项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为参保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
记者 李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