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网讯(记者 罗苑瑜)近日,记者从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管委会获悉,为推动我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全产业链发展,我区将以乡村振兴为统揽,探索实施“中医农业”助推中医药产业升级。
什么是“中医农业”?
据介绍,“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用中草药生产“两药”(农药和兽药),保护动植物生长;用中草药加上天然营养元素的组合搭配生产“两料”(肥料和饲料),促进动植物生长;利用具有功能性的动植物(如:中草药活体)与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相生相克机理,调理动植物生长。
“中医农业”的应用,可实现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立体污染综合防控和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我区发展“中医农业”有何基础和条件?
我区地处北纬30°附近,海拔高差近2000米,立体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明显,历来是道地药材重要种植基地,拥有“南川天麻”“南川玄参”“南川金佛山中华蜜蜂”等国家地理标志中药材,方圆1300平方公里的金佛山探明中药材资源4967种,药用植物品种约占重庆市的77%、全国的38%,素有“世界生物基因库”“中华药库”“南药金佛山”之称。目前,全区常年在地中药材面积达30万亩,其中玄参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全国种植面积的60%以上。
同时,我区还拥有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为我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2015年以来,我区把中医药产业作为全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第一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种、加、销、医、养、研”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当前,我区正在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全市4个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之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态势为中医药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我区将如何探索实施“中医农业”?
日前,我区邀请了全球科技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来我区实地考察调研,为我区发展“中医农业”把脉问诊。
专家团队调研后认为,我区发展中医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医农业”前景可观。未来,将对我区“中医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并计划在我区筹建“中医农业”研发中心。
专家们表示,将助力我区打造“中医农业+文旅康养”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建成集产品体验、特色农舍为主打的“中医农业”特色康养区;运用中草药的相生相克原理指导立体种养示范基地建设;拓宽中医药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线上线下销售,实现中医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逐步建立以“中医农业”为核心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研学基地,以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