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王娟
1927年1月1日,在涪陵大顺场一民房内,几名男子神情紧张,正向另一中年男子低声汇报当下南川县的新情况:“南川团练局长张茂春率步兵二连、手枪兵一排,准备进攻石牛溪民团办事处!”
汇报者正是中共党员、时任南川县东西北民团联合会(以下简称东西北联团)干部学校副校长兼政治军事部主任的韦奚成。而中年男子则是涪陵四镇乡民团办事处主任李蔚如。
此次并非韦李二人的初次碰面,早自1926年10月起,为执行重庆地委“加强綦南涪武力联合”的指示精神,韦奚成等人就在中共南川支部派遣下,多次拜见、联络李蔚如。双方一起分析时局,研究对策。
这次会面,双方当即决定,趁此时机,举事暴动,师出有名,打败团阀。计划以南川东西北联团3000农军从东西北三面包围县城,李蔚如率3000人增援攻城农军,綦江农民武装则从南面逼近南川城。
1927年1月3日,綦南涪农民自卫军在石牛溪成立,李蔚如任总指挥。6000农军被整编成三个营和一个总预备队。
1927年1月4日,綦南涪农民自卫军在石牛溪万寿宫召开围攻县城誓师大会。会上,韦奚成公布各营进军路线及攻打目标:“第二营作为自卫军前卫营,夜宿福寿场,次日向南川县城进攻……”
“万寿宫,就是我们现在石溪镇政府办公楼所在的位置。”5月25日,石溪镇综合文化中心主任陈立全站在暴动誓师旧址上介绍说,万寿宫本是一座寺庙,管理用房是上庙,祭拜区域为下庙,南川县东西北联团办事处就设在下庙。
“据说当时在联团办事处的有100多人,那个时候,附近老百姓看到这么多人,一般也不敢靠近,没哪个晓得里面的事情。”陈立全说,为做好武装暴动准备,东西北联团还在距离万寿宫六七百米远的仁寿阁小学办起了东西北联团干部学校。
党史资料显示,东西北联团干部学校是1926年10月,由中共重庆地委派遣回川的綦江人明金鼎、谭向愚,和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古宋县人秦绍恬,与南川中共党员韦奚成、汪石冥等创办,王懋迁任校长,韦奚成任副校长兼政治军事部主任。干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联团中队长以上干部。可惜,培训仅办了两期,学校便被国民党右派和反动驻军捣毁。
学校历时虽短,但其作为中共南川支部仿照黄埔军校和广州农讲所而创办的农民干部学校,为当时改造民团、组建农民自卫军打下了基础。
时光荏苒,如今,学校早已不复存在。只有山下客运班车候车点悬挂的“仁寿角”站牌,似乎还在一直提醒着人们,这里的些许过往。
1927年1月5日,綦南涪农民自卫军围攻南川县城的战斗打响了。在三天时间里,6000多名农民自卫军不仅对县城形成了东、西、北三面围攻态势,还四处张贴“打倒军阀郝跃庭”“打倒团阀张茂春”等标语,散发《綦南涪革命民众宣言》,号召革命群众同仇敌忾,给予以张茂春为首的地主武装极大的震撼,并传播了革命思想。
在位于涪陵区大顺乡大顺村的四镇乡农民运动纪念馆,二楼陈列室展示着一幅“攻打南川县城”的场景画。画中,大多数人裹着头巾、拿着大刀,少部分人举着枪,激情澎湃,朝着“南川”方向奔去。
遗憾的是,由于给綦江民团送信的信使被张茂春截获,綦江农民武装未能按时赶来。1月7日,随着四川军阀刘湘派出的援军进入南川县城,敌我形势发生逆转。为保存实力,李蔚如决定自卫军分道撤离县城,轰轰烈烈的南川武装暴动最终失败。
关于这场暴动的影响和意义,《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南川卷》如是记载:“南涪农民自卫军围攻县城的武装暴动,打击了封建主义、国家主义、国民党右派的嚣张气焰,迫使县知事廖泽臻分别撤销张茂春团练局长和李暄荣教育局长职务,显示了南川人民的力量;牵制了川东南军阀、团阀的部分力量,减轻了川南的压力,间接声援了顺泸起义。这次暴动时间短,影响大,被誉为‘川东春雷’,在南川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