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常委会二〇二〇年人事代表工作回眸
■ 记者 盛余多
人大工作开展靠代表、水平看代表、潜力在代表。如何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为做好新时代人大人事代表工作指明了方法和路径。
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在区人大常委会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和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尽职尽责,积极创新,不断提高代表履职水平,切实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奋力谱写了人事代表工作新篇章。
坚持党的领导
严格依法做好人事任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去年7月23日,在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新任命人员右手握拳,左手抚按宪法,面向国旗郑重宣誓。随后,新任命人员走上新的岗位,忠实模范地遵守宪法法律,尽心竭力地履行岗位职责,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和全区人民。
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此,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坚持把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机统一,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使区委的组织人事意图通过法定的程序得到实现,圆满完成了各次人事任免任务,全年共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19人次。
同时,坚持任命人员任前初步审查、法律知识考试、表态发言和宪法宣誓等制度,加强任命人员任后监督工作,促进其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公仆意识和人大意识,提高依法履职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抓好代表培训
着力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意识的强弱、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履职为民的实效。因此,“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成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课题。
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搭建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把加强代表培训作为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在培训中强筋壮骨、提质增效,为代表们更好发挥参与决策、监督推动、桥梁纽带、模范带头作用,注入强劲动力,激活代表工作源头活水。
针对代表履职需求,适时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区人大各代表小组充分结合闭会期间各种活动,开展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积极组织乡镇人大主席、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区委党校、区委组织部等组织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民法典等各类培训;分片区组织代表赴市内学习考察,拓宽代表履职视野。
把代表之家建设使用情况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持续开展“保护生态环境、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组织开展“四进”活动、互学互比述职和助力民生实事活动。邀请代表参与专题视察、执法检查、工作评议、走进法检两院等,让代表多渠道参与社会活动,拓展履职空间。坚持和完善“两联一述”制度,做好区人大代表联系原选区选民、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基层区人大代表工作。
注重办理质效
扎实做好建议督办工作
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区人大代表提出了171件建议意见,涉及工业、农业、旅游、文化、卫生、教育、法治、交通建设、城市管理等领域,目前已全部办理办结,代表“两次评价”满意率达96.9%。
良好成绩的背后,是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代表建议办理督办作为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加强代表建议办理督办时,区人大常委会积极督促建议办理部门主动做到“三见面”,认真分析研究代表建议的内容、特点,加强与代表沟通和部门间的协调,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办理好每一件代表建议。
同时,坚持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答复情况和落实情况两次评价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代表建议及办理情况网上公开,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效。
加强工作指导
提高闭会期间活动实效
人大代表除了在大会期间行使权力以外,许多权力的履行有赖于闭会期间大量活动的开展。面对极不平凡的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参与“战疫”和“战贫”两大工作,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守住了“零疫情”目标、打赢了脱贫“歼灭战”,真正展现了代表风采,汇聚了人大力量。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全力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积极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身在基层、紧联群众的优势,坚持并肩作战,深度参与联防联控,助力落实“六稳”工作“六保”任务,以实际行动作表率,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彰显“人大力量”。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根本任务,组织代表积极参与、高位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助力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持代表工作激励表扬机制,通报表扬代表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基层代表、代表优秀建议,激发代表履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