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 交通先行助力同城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26 09:17:01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南川 交通先行助力同城化发展  加快建设主城都市区东向南向出渝大通道重要走廊    渝湘高速
南川 交通先行助力同城化发展

加快建设主城都市区东向南向出渝大通道重要走廊

  

 

  渝湘高速南川立交赵志 摄

  

  南两高速公路北固收费站

  

工业园区大道 汪新 摄

  

  S532鸣玉至峰岩段 汪新 摄
 

  2020年10月20日,南川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通车。从此,从南川50分钟就能开车到两江新区,南川、中心城区“1小时通勤”又多了一条便捷通道。

  百业勃兴,交通先行。走入南川,四通八达的道路,优美的线条在2600平方公里大地上交织成网;高速公路穿山越壑,一日生活圈、1小时通勤圈正在形成;农村公路串联城乡,致富路在脚下延伸……

  交通建设“三年行动”期间,南川区累计建成高速公路68公里(总里程达到145公里)、国省干道451公里、农村公路2335公里,全区公路总里程增加至5245公里,公路总里程增长率达到22.6%,三年交通发展跑出的“加速度”为南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我市4个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之一,南川区互联互通的交通运输体系正破壳而出。

  “四好农村路”

  铺就康庄道

  去年7月,金山镇崭新的院星村便民服务中心投用,一面记录村里变迁的照片墙分外醒目。其中有一组摄于2014年的照片:便民服务中心的位置还是农田,通村路是泥巴路,还有不少土墙房……

  这一年,院星村被识别为贫困村,全村共有贫困户68户、248人。“好山好水好无聊”是当地人自嘲的口头禅之一——道路坑洼,游乐项目少,游玩渠道单一,难以形成回头客。

  作为全市的100个定点攻坚村之一,脱贫攻坚开展后,当地交通部门多次到院星村现场核查,大力建设,定期督办。

  随着乡村公路的完工,以前南川城区到金山镇开车需要2个半小时,现在不到1小时即可抵达。

  路通,人和,业兴。村民把民宿、观光、采摘结合,走出一条致富路。周末去院星村吃方竹笋、小米河粉,耍刺激的铁道攀岩……成为越来越多城区自驾族的选择。

  乡村旅游同时带动了农旅发展,这里种植的4000余亩晚熟李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去年就新发展红提30亩,涉及土地流转户15户,其中贫困户3户。

  “哪里有院落,哪里就有路”。“十三五”以来,南川全力推动“打通对外大通道、畅通对内扶贫路产业路”,通过科学编制全区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广筹资金、以奖代补等政策,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农村公路里程已达2100多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000多公里,全区34个乡镇(街道)全部通油路,全区行政村通畅率、村民小组通畅率均达到100%,进村入户不通不畅的交通短板基本补齐,“四好农村路”目标任务完成率全市第一。

  改造干线路

  畅通内循环

  “村里公路修好了,我们去城里卖药材方便了,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在南川区头渡镇玉台村,看着满载中药材的货车驶出村子,村民唐吉强感叹。

  玉台村位于金佛山南麓,山路崎岖,农产品运输一度是个难题。近年来,当地将连接玉台村的机耕路改造提升为路基宽度8.5米的柏油路,并依托沿线景观,建成了一条高质量的产业路和旅游公路。

  玉台村的发展,是南川交通带动产业腾飞的一个生动缩影。

  如今,在西城街道来游关社区,景城大道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挖机轰鸣,货车拉着施工材料进进出出……

  作为南川区景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的重点项目,景城大道投资12.4亿元,有望今年建成。建成后,从南川城区往来南万高速文凤互通将缩短至10分钟,将直接串联景区与城区,成为连接渝湘高铁南川北站、南川城区、金佛山西坡的南北主轴线,实现“快进慢游”,促进旅游景区资源串联,实现景城融合。

  “景城大道和山王坪片区路网都是南川区重要的旅游道路项目,将在提高南川景城乡互联互通水平、打通内部循环、优化出行方式、改善旅游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南川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围绕“1小时从主城上金佛山”目标,立足现有道路,科学规划、系统构建“快进、畅行、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南川先后谋划启动隆化大道延伸段(新城区至檬梓林)、绕城货运通道(南段)、昌达(东胜)货运物流园等项目,并正在规划建设连接金佛山南坡的万正高速公路、连接金佛山北坡的三泉人民坝至拜佛台的二级旅游公路,打通完善金佛山、山王坪等区域交通环线,大力推动交旅文旅农旅融合发展。

  近3年,南川普通干线、旅游公路聚焦“提级”,实施了金山至头渡、水江至乐村等460余公里普通国省道改造提升,实现大有至合溪、黎香湖至太平场、天星至马鞍山、金佛山南坡等公路项目相继开工并竣工通车。天马路、大观中医药产业园区路等一批旅游路、产业路、扶贫路的建成,加快了城、景、园、村融合发展。

  下一步,该区将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旅游、资源、产业、开发性质的特色产业路,通过“交通+电商快递”“交通+特色产业”“交通+旅游休闲”等建设模式,让产业腾飞走上快车道。

  构建大通道

  提速同城化

  去年5月,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明确,重庆主城扩围,南川入列主城都市区,并跻身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更高的战略平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南川发展再添新翼。处于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黔北地区连接带的南川,作为东向、南向出渝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如何利用区位优势,立足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南川打出的牌是,强化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大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高铁、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连接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一日生活圈”“1小时通勤圈”。

  去年,南川在交通重点建设方面的利好消息可谓接二连三。

  去年6月,渝湘高铁重庆段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预计5年后将建成通车。届时,从南川出发,15分钟可到达中心城区、30分钟到黔江、3小时到达湖南长沙。

  这标志着南川即将进入高铁时代。

  除了渝湘高铁,渝湘复线高速项目也实现开工,万正高速及其支线、西环高速等项目纳入相关规划,其中西环高速公路项目公开招标成功并即将开工建设。三南铁路联网运行实现渝黔、渝怀铁路互联互通,南两高速建成通车使得高速路网进一步完善,大坪黄泥垭隧道贯通、渝湘高速南川互通和大观互通连接道改造投用、南万高速文凤互通改造均有效缓解交通卡点和堵点。此外,渝桂高铁、渝柳铁路、重庆至铜仁城际铁路、中心城区至南川市域铁路、中心城区至南川快速干道等项目初步纳入相关规划……

  接下来,南川一批新的项目正在酝酿和规划中,包括中心城区至南川市域铁路、中心城区至南川城区快速通道、广安经涪陵至柳州货运铁路经由南川并设站等。

  如今,一个个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已在南川大地上铺展开来,一张张交通规划图正逐渐变为“实景图”,互联互通的交通主骨架日益清晰。

  刘钦 黄伟

  “十四五”织好三张“网”

  “十四五”时期,南川将重点围绕建好三张“网”,力争更多交通项目纳入国家、重庆市有关“十四五”规划。

  建设发达的快速网,加快建设以市域铁路、快速通道、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的快速网,缩短南川与中心城区和四面八方的时空距离,全面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区“一日生活圈”“1小时通勤圈”。

  建设顺畅的干线网,加快改造以普通国省干道、旅游通道及出境衔接道路为主的干线网,全面提升路网等级和运行效率,构建运行顺畅的交通集疏运体系,“十四五”争取改造国省县干线600公里。

  建设广泛的基础网,升级建设以“四好农村路”为主的基础网,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十四五”争取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1500公里。

  三年行动筑枢纽

  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南川交通已基本实现了4个“半小时计划”,“九高四铁多环线”格局已初步形成,渝南黔北交通枢纽地位已基本奠定,南川在重庆东向、南向出渝大通道中的重要节点作用逐渐凸显,去年交通行业累计完成投资140.43亿元。

  铁路完成投资28.75亿元。渝湘高铁南川段去年3月进场,渝柳铁路经由南川并设站,重庆中心城区至南川市域铁路纳入市级规划。

  高速公路完成投资50.32亿元。南两高速竣工通车;渝湘复线高速南川段控制性工程全部动工;南两高速支线(南川西环高速)、万正高速及支线合大高速力争尽快开工;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145公里,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51公里,乡镇高速公路覆盖率达到50%以上。

  普通干线公路完成投资30.05亿元。计划内项目完工348.9公里,较计划完工里程332公里提高5个百分点;在建102.5公里,其中G243拙耕园至大观高速路口段、S103团结桥至南平段等61公里将于春节前建成通车。全区普通干线公路达到800公里以上,国省道乡镇覆盖率达到90%以上,形成以G353、G243国道为十字形骨架,S103、S532等5条省道及多条重要县乡道串联环绕的干线路网。

  “四好农村路”完成投资19.73亿元。先后下达建设计划2149个、2334.35公里,现已建成1674公里,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市交通局下达的1400公里建设计划。安装波形护栏300余公里,建成农客招呼站点157个,新开通农客线路5条。交通民调连续多年名列全市前茅。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