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晓娟
“老乡,可以借用一下厕所吗?”“要得要得,往这边走。”如今,在木凉镇玉岩铺村,经过“厕所革命”后的农家,遇到有人借厕所时不再难启齿。
随着农村“厕所革命”的推进,昔日“两块砖一个坑,蝇蛆滋生臭烘烘”的传统简陋旱厕,在木凉镇已经成为历史,干净整洁、没有异味的卫生间已经成为该村农家的标配。
“不怕大家笑话,以前家里的厕所我们自己都下不了脚,更别说借厕所了。”说起借厕所的事,玉岩铺村8组的杨祥文尴尬地摇了摇头。
去年,村里动员厕所改造,杨祥文主动报了名,在自家二楼楼梯转角处修建了一个1.2平方米的卫生厕所,并在屋后修建了一个三格式化粪池,他还买了电热水器,安装了浴霸,“这样一按、一冲,厕所就干净了。有了热水器,洗澡也比以前方便。”杨祥文说。
去年,我区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改造三格式化粪池,按照每户2000元进行奖补;改造厕屋和三格式化粪池,按照每户2500元进行奖补,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用上干净、卫生的无害化卫生厕所。
木凉镇借此东风将“厕所革命”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惠民工程抓实抓细,通过宣传动员、质量监管、督查进度、后期管护四个环节,累计改厕605户,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