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老板”做了“果树王” 矿山复绿成“聚宝盆”
发布时间:2021-02-05 09:50:34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 记者 刘晓娟  1月26日,兴隆镇金花村远雪农场,村民们在果园里对桃树、李树进行冬管。 
  

  ■ 记者 刘晓娟

  1月26日,兴隆镇金花村远雪农场,村民们在果园里对桃树、李树进行冬管。

  农场业主是一位曾经卖了十多年石英砂的“矿老板”,名叫卢开远,如今他放弃自己的老本行,改行种植果树,让400亩荒山披上绿装。

  2015年以前,卢开远以采矿业为生,将金花村7组、8组的几座富含石英砂的40多亩山头承包下来。开采的石英砂和硅矿,销往垫江、涪陵等周边区县和南川本地。“厂里鼎盛时期,请了几十个村民务工,挖机驾驶员每个月工资有6000多元,其他工人每月也有3000~5000元。金花村曾经有80%的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于采矿。”卢开远说。

  可以说“石头经济”是金花村的经济支柱。然而数十年的开采,使得整片矿山地表植物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整座山体变得坑洼不平,光秃秃的,当地村民形象地称之为“癞头”。

  采矿带来的生态环境负面效应让村民积怨渐增。“石英砂资源渐渐枯竭,采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卢开远敏锐地察觉到该加快转型了。

  2015年,卢开远将石英砂矿厂关停,着手进行荒山整治,复垦还绿,开始栽树种果的绿山行动。

  然而,一个不懂农业的“门外汉”要种好果树谈何容易。3年时间里,他仔细研究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请教专家,对不同种类的果树进行针对性管理,通过不断摸索钻研,改良技术,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付出,种出了李子、桃子、梨、桑葚等多个品种1.3万余株果树,打造出一个“四季果园”,让这片荒山披上了绿装,昔日的矿区无迹可寻。

  走进果园,稍加注意就能看到,果园里不少桃树、李树、柚子树上挂着牌子,上面有“领养人”名字,原来这些果树早已“名果有主”。

  2017年,果园挂果第一年,为了增加果园的人气,农场便推出了果树认领活动。果树仍由农场负责管理,领养人拥有果树的所有权,结的果子归领养人,他们随时可以来看果树的管理情况,还可以参与修枝、除虫、施肥等体验活动,让领养人在享受田园生活之余,还能收获甜蜜的果实。

  这种“卖果又卖体验”的模式吸引了不少区内外游客,带活了果园人气。“‘卖体验+卖风景’的模式,既不会对资源有所损耗,还能凝聚起更多的人气,实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卢开远说。

  “卖体验”只是农场农旅融合的一个开端。卢开远还在果园旁边建了一处有30多个床位、可容纳上百人就餐的民宿,配套建设垂钓鱼塘、儿童乐园等,与同村的上千亩茶园、蓝莓、蔬菜和虾场连成一片,形成乡村旅游环线,抱团发展乡村旅游,将这里打造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基地,带动了全村20人就业。

  目前,远雪农场已经成为许多公司、单位开展拓展训练的基地、户外团建活动的首选地,城市高端小区的菜园、果园。

  卢开远在农业圈里稳扎稳打,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远雪农场获得了“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实验基地”“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等荣誉。卢开远对未来农场的发展充满信心:“以前我带着大家卖矿挣钱,现在我也要用果园带动大家就业,打造品质,做出特色,发展的道路一定会走得越来越长远。”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