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网讯(记者 李佳遥)“吃水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我家的饮水池可以彻底‘退休’了。”1月21日,记者来到西城街道沿塘社区9组村民陈兴家中,说起人畜饮水工程带来的便利,他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陈兴告诉记者,用水难一度是村民最头痛的问题,大家为了用水可谓是想方设法——修饮水池、屋顶储水、挑井水……
十多年前,陈兴和邻居一起修建了一口饮水池,几家人共用,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和降雨,简单沉积过滤后通过水管引入家中。由于靠天吃水,每年夏季和冬季,遇到枯水期,饮水池水量供应不足,用水很是不便。
“过去我们一年四季挑水吃,现在一开水龙头,水就来了。”聊到村里人吃水的变化,村民罗述英深有感触。罗述英年过七旬,该社区9组人畜饮水工程投用前,她和老伴都是挑水喝,虽然水井离她家只有一百余米,但由于上了年纪,体力下降,挑水十分费劲,每挑一担都会在途中歇几次。“像城里人一样吃上自来水,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变成现实了!”罗述英感慨地说。
“沿塘社区9组地势较高,水压不足,沿塘水厂的水无法直接引入村民家中,只能就地找水源,进行分散式供水。”沿塘社区党委书记陈文勇说,沿塘社区只有9组村民的用水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块用水难的“硬骨头”一直是他的心病,村民以前修建的饮水池渗透老化现象严重,水质较差,水量不稳定,无法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以前每逢枯水期,社区会统一给村民送水,暂时过渡,缓解用水难问题,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去年7月,西城街道实施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补齐供水基础设施短板,完善供水设施,解决用水难题。经过勘测设计,在沿塘社区9组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蓄水量约150立方米,接通入户饮水管道,解决了村民用水难问题,啃下了沿塘社区9组最后一块用水难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