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一方碧水 共享河湖安澜
——区水利局2023年亮点工作回眸

大溪河风光。
鱼跳水库被市水利局授予“标准化管理达标工程”,鱼跳电站获评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
大溪河被纳入重庆2023年度市级幸福河湖名单;
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
争取移民美丽家园和移民产业转型升级等2个市级示范项目;
……
2023年,区水利局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全区水利工作卓有成效。
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2023年,区水利局启动全区水网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和防洪等规划编制,提出南川区水网建设“南水北调,东西并行”的总体思路和布局,水利数字化“一张图”完成前期数据摸底及收集。
洪塘水库实现大坝截流;鱼枧水库实现下闸蓄水;楠竹山水库、盖石沟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大溪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治理河长13公里。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对水利工程进行安全检查107次,查出并整改隐患177个。对在建工程开展60余次监督检查并“飞检”82组。
水利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2023年,区水利局编制《南川区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创建1个市级标准化管理水厂,制定乡镇供水接入服务指南,提高群众和企业办事方便程度。
城区供水一体化项目试运行;安装供水管道80千米,完成37个乡镇水厂全水质监测,提升3.41万人饮水。
分解下达移民后扶资金5695万元,惠及31个乡镇7298名移民群众,完工投用供水、道路、产业等16个后扶项目。
水旱灾害防御扎实有力
2023年,区水利局严格落实“四预”措施,发布预警预报70余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104次,成功应对5次区域性暴雨,全年未出现一起水利工程险情。
完成水利救灾(抗旱)资金项目51个,解决3.7万余人饮水问题。
加强350余个预警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开展红花沟山洪沟治理和水文设施、河堤、水毁的修复;完成29座雨情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
水生态建设成效凸显
2023年,区水利局坚持1、2、3、4号市总河长令一体贯彻落实,认真开展污水“三排”、河流“三乱”等专项行动;完成流域“一河一策”任务61个;三级河长巡河8300余次,查找解决问题710个并整改销号。
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务20平方千米;完成水土流失遥感监管疑似违法违规扰动图斑核查181个,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5份。
开展420个碍洪疑似问题摸底调查;检查电站75座并整改安全隐患126处;完成11座水库除险加固验收;立案涉水案件17件,下达处罚决定书10份。
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区水利局将把好规划关,编制完成南川区水网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等规划;深入推进抽水蓄能、楼岭水库等前期论证;完成鱼泉河流域综合治理、鸣玉四中等7座农村供水工程初设审批。把好进度关,加快推进金佛山水利工程南极干渠进度,实现与华尔寺水厂贯通;汛前洪塘水库大坝填筑达到度汛高程;新开工油榨房、水大丘2座小型水库;城乡供水一体化、华尔寺水厂全面完工投用,推进大有和马嘴水厂建设;完成大溪河(木渡河至凤嘴江段)综合治理,启动龙川江综合治理建设。把好民生关,实施移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1个;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成农村水质提升工程15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至87.5%。
筑牢基础设施防线,建设水质实验室1座,新建和改建水位、雨量站50处;开展山洪沟治理;完成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7座水库维修养护和雨水情测报。筑牢监管责任防线,认真落实“三个责任人”责任,加大对水旱灾害防御落实情况的检查,及时发布雨情和水情信息。筑牢抗灾措施防线,强化水利设施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时管控确保度汛安全。督促各镇街排查工程蓄水和人饮情况,抓好抗旱蓄水工作。
坚持在运行管护上发力,完成2024年水库标准化管理建设;实施土溪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综合整治7条骨干渠系;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0平方千米。坚持在河长制上发力,严格河长制工作考核,加强“河长+纪检”“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等机制,统筹推进“五水共治”,持续整治大溪河顽疾,将大溪河打造成为具有南川特色的幸福河流。坚持在水行政执法上发力,大力整治清理河道“四乱”,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水土保持、侵占损毁水利工程、在建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等案件。
(本组稿件由记者李崎君、通讯员田勇采写,图片由区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