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向“畅”而行 服务向“优”提升
发布时间:2024-01-28 13:18:35 来源:
新闻摘要:

  政务向“畅”而行 服务向“优”提升

  ——区政务办2023年亮点工作回眸

  

未命名图片1

 

  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打造7×24小时自助服务区。

  

未命名图片2

 

  “好差评”系统畅通线上线下8大评价渠道,实现“一事一评”。

  

未命名图片3

 

  一站式大厅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未命名图片4

 

  区政务大厅。

  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更需要在政务服务软环境上实现新的突破。一个高效便捷的办事流程,一次优质到位的贴心服务,对市场主体和群众来说,真切感受胜过千言万语。

  走进区政务大厅,一站式服务、“一次办”事项、一窗综办、“一件事”套餐等一系列精细化、人性化、个性化的便民举措,让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感受着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

  从“放”上突破

  纵深推进简政放权

  拓展服务范围。2023年,区政务办严格落实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制度,会同35个区级政务服务部门全面规范“应进必进”。截至目前,梳理进驻大厅事项1068项,进驻比例达89%,最大程度方便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根据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开展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最小颗粒化”梳理,完成“渝快办”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4458项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配置、认领发布。

  加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规范管理。统筹谋划全区各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场所、事项、规程标准化建设,推动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下沉,不断提高基层“一站式”便捷服务水平。

  从“智”上提升

  强化“渝快办”数据赋能

  提升“渝快办”网上服务便利度。截至目前,全区各部门办理类政务服务事项上线1264项,实行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通过“渝快办”平台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事项(含“零跑动”事项)覆盖率达99.5%,网上可办率达91%,全程网办率达73.1%,即办事项比例占37.7%,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率达67.3%。

  增强电子证照应用支撑能力。2023年度,电子证照应用82类,“渝快办”平台制证18.6万个,签章18.5万次。

  加强“好差评”评价反馈。“好差评”系统畅通线上线下8大评价渠道,实现“一事一评”。2023年度,全区累计产生好差评评价数据78.02万条,满意度达99%。

  从“质”上着力

  落实“三服务”工作机制

  深化“一窗综办”改革。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分类梳理无差别、分领域两类综合窗口事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调整大厅布局,为深化改革铺路架桥。

  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积极向上对接,协调区级各牵头部门,做好60个市级统筹的“一件事”套餐的承接落实工作。截至2023年底,我区已上线“一件事”套餐55个,受理业务11498件次,实现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大幅减少。

  推进“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加强与四川地区政务服务的交流协作,探索拓展“川渝通办”范围和深度,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金牛区、青白江区、浙江省义乌市签署《“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全年办理川渝通办业务9995件。

  常态化落实“三服务”工作机制,提升便捷服务能力。建设“渝快办”小程序南川专区,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打造7×24小时自助服务区、“渝快办”万达便民服务中心,推动政务服务自助办、随时办、多点办;实施“减证便民”行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

  2023年度,全区各部门累计办理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59.69万件。限时办结率达100%。

  从“管”上规范

  突显“互联网+督查”效果

  着力推动事项解决。对各乡镇(街道)、部门即将超期办理事项进行催办督办,网络提醒8511次,电话催办1802次,书面催办989次,组织召开协调会、现场会28次,与区政府督查办开展“互联网+督查”平台联合通报11期,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牵头做好数字政务运行应用跑道工作。积极协调各单位配合市级部门做好民呼我为、公车在线、智慧后勤、档案在线等4个市级应用承接贯通工作。2023年以来,我区“互联网+督查”平台共计办理9593件,已办结9593件,限时办结率达100%,真正实现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

  从“节”上发力

  注重分类保障实效

  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使用管理。落实公务用车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四统一”管理制度;督促指导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全部纳入信息化平台系统管理;累计投放17辆新能源汽车到15个乡镇(街道)开展分时租赁新能源车试点,积极探索解决基层偏远地区出行难题;完成全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登记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和审查办公场所集中维护维修申请。

  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精准发力。推进2023年度南川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和“十四五”节能工作;组织4223人参加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指导全区公共机构节约用电重点工作;督促指导全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积极推进全区机关事务数字信息化工作。完成了全区机关事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编制工作,目前,“公车在线”和“智慧后勤”应用即将上线渝快政政务跑道典型应用。

  2024年工作打算

  提升“渝快办”平台支撑能力,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深化政务数据共享,扩大电子证照、电子签名、电子印章应用,以“一窗综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为抓手,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努力打造“渝快办”品牌形象。与四川相关市县深化协作配合,有效拓展“川渝通办”范围和深度。

  加快政务服务能力优化升级

  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推进高频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实现更多民生事项在基层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广泛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实现3个转变: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推动“互联网+督查”务实办理

  做好“民呼我为”应用事项快速办理,努力实现督查提质增效,确保办结事项限时办结率100%、评价率100%、已办结并评价满意率90%以上。

  加强机关事务规范管理,持续抓好公共机构节能

  持续推动基层偏远乡镇新能源车分时租赁试点;推进公务用车信息化系统管理建设;做好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统一权属前期准备工作;倡导党政机关做好节电节水工作,巩固提升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重点推进公共机构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中的比重。

  (本版稿件由记者陈蕗颖采写,图片由记者陈姗摄)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