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守民生 实干担当护平安
——区应急管理局2023年亮点工作回眸

区应急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换装仪式。

重庆专业应急救援南川支队开展防灭火培训。

南川区2023年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演练。

安全生产知识宣讲进企业活动。

重庆专业应急救援南川支队现场排涝。
2023年,区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准聚焦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主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人数分别下降13.3%、23.5%,自然灾害灾(险)情同比下降70.1%,全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持续稳定。
抓牢“硬”的举措,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
强化高位统筹。印发《南川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构建“明责、履责、督责”的闭环责任体系。牵头组织迎接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全区“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一起干”全力以赴战国考,圆满完成了“国考国巡”工作任务,代表市委、市政府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扎实除险清患。深入开展火灾防控“除险清患”专项整治重点攻坚行动,全区共排查隐患点4848处,排查出隐患6997个,已整改完成6990个,整改率为99.4%(7个已制定延期整改方案)。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区共发生各类火情94起,火情起数环比下降5%,全民安全意识明显提升。其中,城市消防领域共发生火灾起数91起,同比下降63.9%;森林消防领域共发生森林火情3起,同比下降96.7%,森林火灾0起,同比下降200%,除险清患成效明显。
实施闭环管理。坚持党建统领“问题清单”工作“一把手工程”,高标准、严要求搭建工作专班,优化调整评分细则、强化专班力量配备。全区共录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各层级问题7156个,全区发现隐患、消除隐患的能力不断提升。
盯紧关键节点。充分发挥区安委办、区减灾办及相关议事协调机构综合协调及统筹指导作用,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应急值守到位、应急准备到位,实现春节春运、复工复产、全国两会、中秋国庆“双节”以及“国考国巡”迎检期间“零事故、零灾害”。
提升监管服务。开展一企一驻指导、一行一课培训,协调工作专班、专家团队帮助重庆金鸿纬科技有限公司重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并将先进工作经验在直管行业推广。
强化监管执法。全年共开展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执法检查11556家次,发现问题10134个,经济处罚662.74万元,执法检查平均发现问题0.88个/次,处罚573.5元/次;为全区212名应急执法人员配发9116件应急执法服装;12350安全生产举报平台共接线120起,受理23起,立案查处7起,处罚8.7万元,奖励4.975万元;“渝快办”办理率和好评率100%,“12350”政务服务热线回复群众满意率100%。执法“三个强度”全市排名前15名。
夯实“稳”的基础,持续增强防灾减灾水平
强化工程治理。督促区级各部门新开工(或完工)除险加固、抗旱应急、水毁修复、排危除险基础设施工程79项,在林区新建林火视频智能监控107套,实现重点林区24小时火情监测率95%以上,创新开放森林火灾数字化综合治理系统,实现“人工防”“传统防”向“科技防”“数字防”转变。
强化监测预警。构建全区防汛抗旱“红橙黄蓝”四色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全区水旱灾害防御分级管理。健全区级、乡镇、村社三级灾害信息员体系,全区灾害信息员达357名。建立“预警发布+会商研判+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成功组织应对“5·21”“5·26”“6·2”“8·21”等强降雨,及时采取“预警自动发布+12350电话系统”预警叫应模式,截至2023年底,发布预警信号70期,发布各类短信共计275条,接收短信110万人次。
强化会商研判。组织开展自然灾害趋势分析会商研判8次,临灾会商会13次,抢险处置临时会商3次,启动地质灾害Ⅳ级应急响应1次,洪涝灾害Ⅳ级应急响应1次,协调指挥涉灾乡镇(街道)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调拨多批次救灾帐篷、折叠床、棉被、应急灯等救援救灾物资满足受灾群众基本需求。
强化避险转移。建成避灾场所1423个,基本实现自然村全覆盖。2023年,共处置地质灾害灾情19起,紧急撤离13户39人;发生7起洪涝灾害,紧急转移避险317人,紧急转移分散安置11人,无因灾伤亡人员。
强化救灾救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精准救助原则,实施自然灾害受灾群众救助。发放2023-2024年冬春救助资金405.78万元,救助12340户2.3万余人;发放2023倒房重建补助资金12万元,帮助6户群众重建新房;争取上级旱灾救灾资金101万元,有效缓解87344人次临时用水难问题;发放147万元旱灾资金,救助2.5万余人;巨灾保险完成243户受灾群众理赔共计114.74万元,过渡期救助5户1.89万元;累计发放物资1203件,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推动“高”的标准,强化救援体系建设
加强救援力量建设。构建5000余人的“区、乡镇(街道)和部门(国有企业)、村(社区)”三级救援体系。
加强救援人员培训。组建全区应急救援培训团,对全区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森林防灭火、防汛救援等救援科目的系统性轮训,共开展集中培训3期,培训救援队员2000余人次,全面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应急救援演练。举办2023年密集输电通道森林草原火灾政企联合应急演练和全区2023年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演练,有效检验了各级队伍应对复杂条件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救援物资储备。推进物资前置试点工作,在鸣玉镇、大有镇、黎香湖镇前置区级救灾物资,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完善实施“以水灭火”处置方案,定制260余套水车水泵水带异形接口,实现“以水灭火”不同型号设施设备共通共用,对全区森林消防“以水灭火”设施设备进行提档升级;采购156顶救灾帐篷、100张折叠床等价值29.4万元的物资,完成验收入库。
加强处突救援、重大活动保障。去年以来,共开展森林山火扑救、隧道救援抢险、人员被困搜救、实战协同演练、重大活动应急执勤、带装巡护等任务80余次,出动队伍人员2000余人次,搜救被困人员54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〇二四年工作谋划
2024年,区应急管理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紧紧围绕“11368”的工作思路,严格责任落实,补短增弱强特,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筑牢以风险隐患治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我区全面建设现代化郊区新城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锚定1个目标
安全生产“防较大、减总量”
自然灾害“不死人、少损失”
开展3大行动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提质保安专项整治行动
二是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三是实施安全问题清单提档升级强化数字赋能行动
紧扣1个主题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完善6大体系
1.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2.完善监管执法体系
3.完善基层应急体系
4.完善风险管控体系
5.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6.完善数字应急体系
提升8大能力
1.提升综合监管统筹能力
2.提升应急管理“三基”能力
3.提升重大风险防范能力
4.提升重大隐患治理能力
5.提升事故灾害防救能力
6.提升应急救援物资保障能力
7.提升监测预警响应能力
8.提升除险固安落实能力
(本版稿件由记者邓的采写,图片由区应急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