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兴教育 砥砺奋进绘新卷
发布时间:2024-01-28 13:08:32 来源:
新闻摘要:

  牢记嘱托兴教育 砥砺奋进绘新卷

  ——二〇二三年全区教育亮点工作回眸

  

未命名图片1

 

  南川中学举办首届兰亭书法节。

  

未命名图片2

 

  隆化六小开展新队员入队考核。

  

未命名图片3

 

  隆化四小“六一”文艺汇演。

  

未命名图片4

 

  隆化五小开展劳动课程。

  

未命名图片5

 

  第十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生健步如飞。

  2023年,区教委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政治担当,创新工作思路,在优化教育布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提质扩容、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各项教育改革举措落地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一年

  教育事业领导力

  全面增强

  聚焦增强教育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贡献,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宣讲,全覆盖培训党组织书记,指导各基层党组织规范开展主题教育,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庭审旁听、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完善廉政档案700余份,制定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学校食堂(超市)财务管理及物资采购等8项专项督查,3所学校遴选成为推进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试点建设学校。

  这一年

  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扩面增效

  结合我区“现代化郊区新城”发展定位,以“三个创建”为主要抓手,顶层施策、高位筹谋,切实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需求。强化教育投入保障,2023年完成向上争资21579万元,完成100%。投资1.2亿元,完成全区中小学装备升级,推进4所学校改扩建,其中3所完工投用,道南小学正进行主体施工,新增2所公办园,正推进3所学校装饰装修。启动数字教育基础建设,完成“三个课堂”互联互通调试,9所学校成功申报“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隆化职中成为重庆市A类“双优”中职学校,南川获市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务院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1名校长入选“重庆英才”。

  这一年

  素质教育特色彰显

  全面突破

  积极推进中小幼一体化思政育人建设,深化“双减”南川行动,“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中职教育思政课体系。1名学生入选全国优秀少先队员,1个中队入选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7个中队被评为“全国红领巾中队”,2名学生入选“重庆市新时代好少年”,1名学生获得“悦为智”杯2023年全国U14拳击锦标赛女子冠军,2名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1名学生获“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1名学生获全国无人机大赛一等奖,全市校园女子足球赛和全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在我区举行,我区“深入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改革试验区(县)建设”获评2022年市政府督查激励项目。

  这一年

  教育振兴变量培育

  明显加快

  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学校结构规模改革,优质推进现代职教改革,7项教育改革纳入了区级及以上重点改革项目,新增6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畅通教育开放合作共享,与重庆八中、巴蜀中学等教育集团深化交流合作项目10余项,积极共建基础教育共享平台。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南川校区项目签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川校区校址变更至城区滨河公园区域,高校建设与产业腹地、城市核心区域紧密连接,将在产教融合、科技创新、人才稳定上为南川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一年

  教育惠民服务发展

  积极加强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校日常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重大风险底线。认真落实教育资助及减免政策,确保应助尽助、应发尽发,开展六类12项教育资助政策,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资助学生1.7万余人、1747.82万元。“未保”工作全面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机构、专职队伍正在壮大,“六个一”防溺水机制全面落地,专门学校建设快速启动,学生非正常死亡应急处置研究立项市级重大课题。

  2024年工作计划

  (一)锚定一个目标,以党建统领迭代教育发展之路。坚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党建统领“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五项机制”,建设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持续落实教师党员“双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师德师风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系统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机制,整体构建教育强区发展新格局。

  (二)写好“两篇文章”,以开放合作集聚赋能发展之势。面对教育现代化新征程、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现代化郊区新城三大机遇,写好“开放”“合作”两篇文章。一是扩大开放,加强与外部要素合作共建。持续深化与北师大基础教育发展部、重庆八中、巴蜀中学等合作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式变革。二是合作共享服务共建“现代化郊区新城”。全力推进高校开工建设工作,加大土地、资金、其他资源等供给力度,深化产教融合、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为南川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添彩。

  (三)攻坚“三个创建”,以高位布局厚积提质扩优之本。立足形势发展新需要,有序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优先保障学校规划建设,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结构,启动新形势下农村小规模学校融合发展,提升城区学校校舍、校地、学位供给能力,攻坚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国家“双优中职”学校等“三个创建”。一是持续推进道南小学改扩建项目,谋划建设新城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隆化职中产教融合基地,完成东方郦景、九鼎峯境、东街花园等小区新增公办园装饰装修工程,确保2024年投用。二是推动教育城域网、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推进智慧教育试点示范。三是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继续做好教师交流、招聘、培养等工作,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和工作激励力度。

  (四)点燃“四个引擎”,改革创新深耕质量振兴之基。坚持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用好评价改革、优师培育、教研领航、数字赋能“四大改革引擎”,集中力量破解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一是发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牵引作用,改革评价体系,持续深化办学评价方式改革、育人方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二是聚焦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建立完善“新教师—骨干教师—名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培养体系,开展校长教师全员培训,加强优秀师资引进培养,持续优化师资配置。三是发挥特约教研员队伍引领作用,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常态化入校指导教育实践,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促进学校课堂质效跃升。四是强化数字教育赋能,推动教育网络迭代升级,推进智慧校园试点示范,深化“三个课堂”应用实践,促进课堂教学、学校管理、教育评价迭代更新,构建整体智治高质量教育发展格局。

  (五)强化“五大保障”,优先发展夯实教育惠民之基。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持续加大本级投入,保障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二是坚持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兑现各级各类学生资助及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深入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三是坚持稳定保障发展,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牢抓实校园安全管理,健全联防联控联管机制,突出抓好防范学生溺水、校园欺凌、燃气燃油安全、食品安全等风险隐患整治,扭紧校园平安稳定链条。四是坚持关爱温暖发展,完成专门女子学校建设尽早招生,发挥好区级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作用,推动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织密少年儿童成长保护网,深入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好学生近视监测筛查及健康体检,共同促进全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稳步向前,实现总体近视率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目标。五是坚持依法治教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建强用好法治副校长队伍,打造一体化法治教育基地全国典范。

  (本版稿件由记者刘晓娟采写,图片由区教委提供)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