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共绘幸福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24-01-28 13:02:46 来源:
新闻摘要: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共绘幸福美丽画卷

  ——区生态环境局2023年亮点工作回眸

  

未命名图片1

 

  2023年,区生态环境局打好碧水保卫战,城区河流水质显著提升。记者 谢东洋 摄

  

未命名图片2

 

  五彩斑斓的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瞿明斌 摄

  

未命名图片3

 

  联合贵州省桐梓县举办“南阳实践”暨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联合应急演练。资料图片

  

未命名图片4

 

  城区蓝天、白云、碧水美如画。特约通讯员 罗川 摄

  大溪河获评重庆市“美丽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实施成为全市超过时序进度的四个区县之一;金佛山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获市级首批命名;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1人被生态环境部表彰为“表现突出个人”;在全市执法大练兵各项比赛中荣获集体三等奖2次,个人一等奖3次,三等奖4次;区内某公司赤泥尾矿库渗漏污染环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入选重庆市第二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十大典型案例……过去的一年,区生态环境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精准施策 守护碧水蓝天

  蓝天点缀着朵朵白云,空气格外通透,高楼在清水绿岸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秀美,无论是在城中还是田野,随手一拍,都是一张风景大片。2023年,“南川蓝”频频刷屏朋友圈,空气质量同比持续改善,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有何秘诀呢?

  过去一年,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区生态环境局聚焦扬尘源、工业源、移动源、燃烧源整治,全力管控污染源,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建立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机制,落实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全年启动预警5次,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治气”攻坚,制止、查处露天焚烧、油烟污染、扬尘污染等1200余件次,主要污染物及PM2.5浓度持续降低。加强工业排污治理,完成7家企业排污深度治理和设施升级。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大对工业涂装、化工、包装印刷行业监管,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替换,实现臭氧污染防控历史最优。制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案,促进中涪南等企业完成碳履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下降。加强噪音监管,完成泽恺半岛北岸等5个宁静小区创建和滨江一号等8个小区复查。常态监管+智慧监管,严防扬尘污染。常态化督促企业做好裸土覆盖、湿法作业、车辆进出场冲洗等扬尘防治工作,严禁渣土车辆抛洒滴漏、带泥上路等行为,加大重要路段清洗保洁力度;完成施工场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全覆盖安装,实现智慧监管。减少工业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禁燃禁烧+严格执法,严控燃烧污染。加强线上线下宣传力度,全域全时段禁燃烟花爆竹,禁烧秸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蓝天、白云、绿树、碧水相互映衬,大溪河畔,一幅惬意美好的图景呈现在眼前。

  2023年,区生态环境局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工作,完成全区225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我区5个出境断面水质均优于考核目标1个档次,其他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考核目标。完工投用羊喝坪水库库尾段污水处理项目,积极推进水江南平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和入河排污口监管能力水污染防治中央资金项目。完成金佛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建立上下游联防联控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跨省、跨区(县)、跨乡镇联防联治,5个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明确目标 保障生态安全

  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是全市唯一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2023年11月22日,“发言人来了——环保微宣讲”发布活动走进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区生态环境局发言人围绕企业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话题,就如何优化中医药产业营商环境,具体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排污许可证”、危险废物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宣讲,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区生态环境局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快土壤治理修复,开展重点区域耕地周边涉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完成31处“两住一公”地块调查工作,完成李氏重金属减排项目验收工作。

  加强电磁辐射监管,常态化对相关企业开展安全排查。推进固危废管理,检查汽修行业36家、经营及产废单位17家,发现并整改问题10个。加快土壤治理修复,调查“两住一公”地块31处。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完成南平镇红山村等7个村农村环境整治,完成德隆镇银杏村等4座污水设施建设及4.8公里管网配套,完成大观镇金龙村等2座污水处理站技改。优化土壤环境质量,为守护绿水青山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创建引领优化生态本底,完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方案、规划初步成果编制。印发《南川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组建专班有序推进“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开展巡查36件次,核实点位200余个。持续巩固“绿盾行动”,开展对神龙峡8个点位复查,金佛山7个国家级“绿盾”点位复查销号工作。

  管服并重 促进经济发展

  2023年,区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依法依规监管,有力有效服务”工作理念,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联防联控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深化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开展双随机抽查、大气和噪声污染巡查,检查企业239家,发现并整改问题68个。推进“数智化”执法和柔性执法,实现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企业145家次,电话、网络服务企业108家次,免予处罚5起轻微违法行为。

  严控环境风险,完成177家企业、4个工业园区、4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修订备案,编制完成14个镇街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12条河流(河段)“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完成1个跨界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联合贵州省桐梓县举办“南阳实践”暨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联合应急演练。

  助企纾困服务经济大局。有序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引领作用,完成工业园区水江、南平等4个组团环评修编工作,编制环评监测方案并免费共享园区监测数据。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通过简化手续、压缩时限、共享监测数据,完成41个项目排污许可纳入环评审批同步办理,为企业节省资金150余万元,实现“渝快办”网办率100%。落实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主动上门服务企业70余次,收集并解决6家企业7项问题,技术帮扶项目15个,解决竣工环保验收问题16个、项目环评文件编制难题10个,助推投资达102.77亿元的49个项目环评快速办结,加快项目落地。

  接下来,区生态环境局将围绕全区“1343”总体思路,在推进美丽重庆建设南川行动上实现新突破。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让南川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优美,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本版稿件由记者黎明采写)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