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尽好“风光” 提高储“能力” 能源保障“底气”足
发布时间:2024-01-28 12:29:22 来源:
新闻摘要:

  揽尽好“风光” 提高储“能力” 能源保障“底气”足

  ——区发展改革委2023年能源项目亮点工作回眸

  

揽尽好“风光” 提高储“能力” 能源保障“底气”足1

 

  风力发电车矗立山间。特约通讯员 罗川 摄

  

揽尽好“风光” 提高储“能力” 能源保障“底气”足2

 

  页岩气平台。

  

揽尽好“风光” 提高储“能力” 能源保障“底气”足3

 

  中广核储能电站。

  

揽尽好“风光” 提高储“能力” 能源保障“底气”足4

 

  技术人员对输气管道进行安全检查。

  在绵延群山中,一座座“大风车”矗立在高山之巅,巨大的叶片迎风旋转,蔚为壮观;在工业园区水江组团,一排排大型储电电池仿佛是城市的“充电宝”,作为全区首个新型储能项目,为之后的谋划布局“打了个样”,一条条输气管道将页岩气从地下几千米深处输送到企业工厂、千家万户。

  近年来,我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双碳”战略,围绕川渝两省市携手打造“天然气千亿产能基地”、建设“优质清洁能源基地”目标,全速推进页岩气、风电、光伏、储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着力建设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打造全市综合能源示范基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南川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储能项目超前布局,建设凸显南川速度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技术,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

  去年9月开工建设的中广核南川100MW/200MWh新型储能电站,是我区首个新型储能项目,在“120天”内快速建成投运,完成投资2.6亿元,有效填补了南川新型储能产业空白,对提升南川电网能源消纳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是央地合作的新样板、南川能源安全的新支撑。

  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需配套相应的储能规模。目前,我区正在积极谋划新型储能项目,积极推进鱼泉河、麻坝溪、鱼跳等抽水蓄能项目开展前期论证,为未来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电网供应能力、缓解用电高峰电力紧张提供有力支撑。

  页岩气开发加速,产业链初显雏形

  我区页岩气资源富集,中石化重庆页岩气公司在南川发现和建成了国内首个常压页岩气田——南川页岩气田,率先在南川实现了南方深层煤层气的商业发现,目前已探明资源储量3145亿立方米,可动用开发资源量1553亿立方米,占全市可动用开发量17.18%。自2017年以来页岩气累计建成平台76个,开钻井325口,完钻井300口,投产井252口,完成投资170亿元,实现产值133亿元,年产能达到50亿立方米,为川渝携手打造中国“气大庆”贡献了南川力量。

  依托页岩气资源优势,我区围绕页岩气开采、装备制造、加工利用、延伸产业等方面,积极谋划页岩气全产业链发展,引领国内页岩气钻井压裂的电动化升级,形成以“优快钻井+全电压裂+智能化采气+全工序绿色开发”为核心的高效开发体系,开工建设页岩气研发中心,落地一批LNG加工厂、CNG集气站项目,配套油气勘探开发区风电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项目,积极推动天然气提氦、燃气发电等天然气利用项目前期工作。

  加强油气长输管道建设,布局互联互通输气管网。已建成南川至涪陵、至贵州、至两江新区等6条外输管道,境内里程达141公里,年输气能力达97亿立方米,加快推进南川至两江新区(二期)、南川至江津油气长输管道建设,2024年5月全面建成投用。建成后新增年输气能力60亿立方米,实现园区供气支线全覆盖,与川气东送、四川气源主干线相通,增强国家与地方管网互联互通与输气保障能力。

  推进风电光伏发展,有效开发绿色资源

  风电光伏作为可永续利用的清洁能源,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我区建设“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撑。

  我区结合风光资源实际,初步测算风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约90万千瓦,已建成投用山水、香树岭、风吹三个风电场,总装机规模17.79万千瓦,年发电4.2亿千瓦时,占年消纳总电量的17.6%;在建的凉风垭、白杨坪风电场,总装机规模9.6万千瓦,建成后年新增发电量近2亿千瓦时;2024年计划新开工的太乾山山地、坪上、民主风电,总装机规模23万千瓦,预计2025年建成投用。积极探索“光伏+”发展模式,已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35个,总装机容量0.45万千瓦,2024年新开工东城、南平、南城采煤沉陷区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7.6万千瓦。

  近年来,我区把清洁能源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动态优化调整能源发展路径,加快推进页岩气、风电等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尽快构建立体多维开发体系,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大力引育勘探开发装备制造、LNG加工、燃气发电、新型储能、精细化工等上中下游产业,因地制宜规划布局风电、光伏项目,实现以资源招项目、以项目带投资、以投资促发展的良好格局,加速打造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本版稿件由记者陈蕗颖采写,图片为资料图片)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