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讯(记者 盛余多)1月20日和21日,承载着全市人民期待和重托的市两会开幕,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怀信心和希望,共赴这场盛会。
南川代表团代表和住南市政协委员“有备而来”,他们带着一年工作的所思所想,带着基层一线的所期所盼,带着一份份沉甸甸的建议、提案,发出南川好声音,汇聚发展正能量,以一域之光为现代化新重庆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不断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升涪陵、长寿、南川、綦江—万盛综合实力,支持承接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集聚区。
对于南川而言,这是使命更是机遇。此次参会,市人大代表宋东斌带来了《关于支持南川加快打造川渝地区综合能源示范基地的建议》,希望从市级层面支持我区发挥资源及产业优势,不断推动南川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宋东斌代表说,近年来,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南川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位产业,大力发展页岩气、风电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市级新能源基地建设,辖区能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区能源领域项目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近五成,能源产业年产值达到35亿元,贡献税收超过3亿元,但能源结构相对单一、产业链条较短、开发利用不足,距打造川渝地区综合能源示范基地还有较大差距。建议市里在相关能源产业布局、相关政策及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支持南川燃气发电、抽水蓄能等项目纳规并实质性推动,推动南川页岩气科研中心项目加快建设投运,助力南川加快打造综合能源示范基地。
提质“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
做响全市精品旅游路线
“要扩大文旅消费,深化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金佛山大有可为。”市人大代表何代春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市两会期间,他带来了《关于做响全市精品旅游路线 提升“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品质的建议》,希望市政府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政策扶持,助力南川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为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何代春代表说,南川以大金佛山为核心,串联起景区游、康养游、乡村游、度假游等多种旅游方式,成功打造“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精品游线,获评2021年“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全国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有力助推了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环线范围内已建成旅游民宿63家、露营地87个,累计吸引乡村旅游游客2305.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58亿元,自驾游车辆达400万辆次,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沿线配套设施缺乏资金投入,造成游客体验感不高。建议市文化旅游委等相关市级部门指导南川聚焦沿线策划包装国家政策对口项目,给予资金、政策支持,提高“178环线”内涵和能级。
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
助力中药材百亿级产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包括中药材在内的六个百亿级产业。这让市政协委员毛锐锋又高兴又激动。
“中药材种质资源是中医药的‘芯片’,保护好中药材种质资源,才能保障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毛锐锋委员说,重庆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药源基地,全市中药材品种多、种植面积广,但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却相对滞后,制约了我市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鉴于此,毛锐锋委员在市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市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呼吁全市进一步加强野生中药材资源蕴藏量监测预警、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加强人才技术支撑、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更好地掌握全市野生中药材蕴藏量及分布区域,及时对濒危或稀有地方药材物种进行保护,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对南川天麻、石柱黄连、巫溪独活、巫山党参等道地药材的开发利用、宣传推介,真正培育壮大百亿级中药材产业集群。
推动城市降噪
倾力还静于民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民生承诺,切中社会关切、凸显民生温度,引发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市政协委员刘文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发现随着城区道路拓宽改造,内环高速纳入城市快速路管理,道路与沿线两侧住宅的距离越来越近,受噪声影响区域增加,噪声扰民程度加大,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噪音污染已经让道路沿线的居民苦不堪言,严重影响道路沿线居民的幸福指数。”于是,刘文明委员递交了《关于治理噪声污染建设绿色城市的建议》,呼吁多措并举治理噪声扰民问题,全力推动城市降噪,还静于民。
刘文明委员建议,政府加快出台文件,规定在居民区域新建快速公路、轻轨、立交桥和高架桥时必须进行环境评估,并将安装隔音屏障纳入规划;对已建成区域统一进行噪声监测,视情况逐步安装隔音屏、采取绿化降噪,减少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公安交管部门要完善道路交通噪声管理,严查噪声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倡导公众参与监督,发挥媒体监督作用,营造“全民参与,人人环保”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