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有力监督护航国企高质量发展
区纪委监委开展区属国有企业突出问题治理工作
南川网讯(记者 邓的)“我们已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集团董事会成员由5名调整为7名,党委委员调整至7名;坚持并监督下属各企业严格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强化政治建设,确保公司发展战略不偏离,已印发《党委会议事决策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等制度规定,充分发挥集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党委会‘定谋略、作决策、防风险’和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作用。”7月4日,根据区纪委监委突出问题治理工作方案任务清单要求,全区各区属国有企业完成了治理结构正规化、统一化整改,区城投集团纪委书记顾寿明正在向记者介绍整改情况。
党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部署,强调要“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今年4月,区纪委监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区属国有企业突出问题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21项任务措施,对我区4家区属国有企业及下属百余家公司开展突出问题治理工作。通过督促一批问题整改、落实一批正面清单、开展一批纪法教育、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健全一批管控制度,把发现和整改问题同讲政治联系起来,透过具体业务表象,找出差距和不足,深入挖掘监管“盲区”和“死角”,打通国企监督“最后一公里”。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实政治监督必须聚焦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区属国有企业承担着全区较多的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关心关切。要紧盯国有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廉政风险点,坚持将风险预警贯穿于项目的决策、执行、监管等关键环节,做到廉政风险早发现、早提醒。
今年,接群众反映,某国企工作人员王某在征拆工作中出现失职,使分属一二楼两户居民的房屋测量面积出现偏差,一楼居民多分得补偿款5万余元。目前,区监委针对该情况已立案调查,并将相关情况向该国企通报,督促其加强企业作风建设、业务培训等,确保项目建设廉洁高效,积极回应市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
区纪委监委第七监督检查室主任向钰洁介绍,此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将督促各区属国有企业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企业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清单,同时对党委书记和其他班子成员责任清单进行主体责任细化,加大对巡视巡察、专项审计、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等反馈问题整改力度,督促建立“负面清单”“正面清单”和“整改销号台账”,按序排查、依次整改、定期核对、一一落实。
4月13日,重庆山水都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一次“关键少数”的“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并组织旁听了一次职务犯罪庭审现场。检视自我,与会干部为自己开出良方:杜绝“看客”心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入脑入心入行,避免“震慑一下子、担心一阵子、回到老样子”。据了解,全区各区属国有企业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围绕国企“三重一大”、投融资、招投标、项目建设等排查廉政风险点,完善制度机制,堵塞漏洞。
针对闲置资产的情况,区惠农文旅集团把脉历史遗留问题,通过招投标对仓库内闲置多年的危化品进行处理,对清单列明问题一一排查落实。针对学习不够深入等问题,重庆园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时安排补学,拓宽学习渠道,加强督查考核,比之过去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到国有企业开展监督检查6次,督促其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暨以案促改促治工作会议49场次,组织企业人员旁听职务犯罪现场庭审2场次,受教育人数2600余人次。上半年,区纪委监委加大对国有企业问题线索处置办理,已立案5件5人;督促国有企业修订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等内部制度17项,切实推动标本兼治,推动国企健康发展。
针对下一步工作,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国有企业监督,严肃查处国有企业靠企吃企、权力寻租、关联交易、侵吞国有资产等腐败问题,完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领域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推动国企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同时,推动国企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着力营造国企领域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