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代表分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
发布时间:2023-02-09 09:14:40 来源:
新闻摘要:

区人大代表分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

  开辟发展新格局 实现南川新作为

  

33333333

 

  参会代表在分团审议时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描绘的美好蓝图充满期待。 记者 甘昊旻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 李佳遥)2月8日,参加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分团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审查了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代表们聚焦同城化发展、稳经济增长、乡村振兴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踊跃发言,积极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

  “要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我区经济发展提质增速。”王伟代表说,近年来,我区深化与四川有关地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效显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展大局中找准南川坐标、实现南川作为。对此,他建议加大对区内企业的宣传动员,引导、鼓励、帮助企业加强与成渝地区的商贸往来,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双方互帮互助、合作共赢、联动发展。

  “南川作为全市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之一,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在牢牢守住南川工业基本盘基础上,提出了2023年创建市级高新区和2026年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的战略部署。”黄武代表建议,进一步夯实主导产业,加快优质企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引导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快产业创新,培养创新载体,打造服务平台,强化金融创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抓好向上争取,强化招商引资。

  黎贵友代表说,要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就要抓住开工建设市域铁路C6线的机遇,进一步与全市大平台、大通道有效对接,同时加快连接南川城区与金佛山西坡的景城大道建设,尽快实施建设景城融合示范带。

  周春梅代表认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强化南川与四川的双向联动,在思想方面,要增加学习交流,实现理念提升;在产业方面,要增强优势互补;在服务方面,要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共建共享。

  全力稳经济促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内容详实、思路清晰,对今年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了详细规划,听完备受鼓舞。我们要继续对标对表,攻坚克难、再创佳绩。”程仲生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作为头等大事,踩满油门、开足马力,努力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他说,提振经济就是提振发展信心,应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用好用尽各项资源,认真落实助企纾困政策,靠前服务,科学指导,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共同做大产业,做活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迭代升级文旅康养中要‘丰富业态彰显新魅力’。”向应华代表建议,要集聚区内资源、要素、财力,分批次鼓励支持项目建设,形成“政府主导、业主自主,上下联动、规范示范”打造康养旅游综合体的新旅游经济态势。

  张帆代表建议,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帮助中小企业解难脱困,减少企业的非必要运营成本。工业园区发展要交通先行,不断完善园区与城区的交通建设。政府要牵头带领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开展企业培训,鼓励开展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创出自己的品牌。

  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

  “报告中指出,去年,我区‘3+2’农业特色产业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这个成绩振奋人心,我区应继续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扶持,助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唐代维代表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应充分挖掘各个乡镇的特色农业,加强市场调研,找准定位,加大扶持,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努力培育出更多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

  何川代表认为,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要打造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发展高质量规模化农业产业项目,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乡村振兴硬性要求,切实解决农村路、水、电等问题,整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要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近年来,环境变化对群众生产生活间或产生影响。我区在积极争取水利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现有塘、库的水利作用。”皮浪代表认为,近年来,受环境和气候影响,我区各地相继出现供水不足问题。建议加强对旱情的预警和应对,强化保障措施,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重点关注城市水厂、乡镇水厂和乡村水站的供水情况,持续做好可用水量分析。此外,各乡镇(街道)要严格落实旱情报告制度,精准统计上报供水受影响人口数据,科学动态研判抗旱保供水形势,大力开源节流,减少旱情影响,全力保障生活生产用水。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