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畜”势勃发催人进“渔”跃龙门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3-02-08 09:35:36 来源:
新闻摘要:

  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畜”势勃发催人进“渔”跃龙门正当时

  ——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2022年亮点工作回眸

  

 

  全区畜牧水产类农业技术人员综合知识培训为广大畜牧兽医水产工作者成为业务骨干“输血补脑”。

  

 

  举办全系统“奋斗新乡村·筑梦十四五——我为南川畜牧渔业健康发展护航”职工演讲比赛。

  

 

  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为村民捐赠鸡苗。

  

 

  晶科牧业1200头种猪场鸟瞰图。

  

 

  鱼虾丰收。

  

 

  蜂农在高山上养蜂。

  生猪存栏35.77万头,同比增长3.2%;全年出栏生猪65.02万头,增长6.4%;

  出栏肉牛1.36万头,增长5.1%;

  饲养中蜂13.7万群,增长0.2%;

  家禽出栏615.42万只,增长1.8%;

  水产养殖面积3.5万亩,产量1.34万吨,增长4.55%;

  肉类总产量63198吨,增长6.1%;禽蛋产量9715吨,增长10.7%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22年,是我区畜牧渔业发展硕果累累的一年,是亮点纷呈的一年,也是大事不断、喜事多多的一年。

  全区畜牧渔业产值达30亿元以上,在全区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拥有涪陵水牛、南川鸡、金佛山中蜂遗传资源等多张地方畜牧名片,年增创畜牧产值5亿多元。

  夯实产业根基 多业并进齐发展

  我区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是重庆28个生猪优势产业区(县)之一。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扎实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措施,出台了《南川区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南川区2022年畜牧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将生猪生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乡镇(街道),挂牌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国家级7个、市级1个、区级4个,促进全区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为提高全区畜禽养殖标准化水平,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神童镇晶科牧业1200头种猪场建成投产,现存栏种猪650头;庆元镇荣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6600头种猪场首批引进曾祖代种猪3000头;神童镇重庆联科养殖有限公司15万只蛋鸡养殖场完工投用。截至目前,全区有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282家,其中生猪79家、家禽81家、肉牛34家、肉羊18家、肉兔5家,饲养中蜂100群以上65家,全区畜禽规模养殖比例达48%。全区有各类水产规模养殖场47家,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个,新建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0个,规模达1500亩。

  对于河图镇中图村党支部书记唐科忠来说,2022年的秋天,是个充满丰收喜悦的秋天。中图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将原来村民一家一户种植的田地集中起来,发展186亩稻鱼共生综合种养基地。通过对稻鱼综合种养基地的水稻和鱼进行测产显示:每亩产鱼75公斤~125公斤;实收稻谷430公斤,产量达到项目设计目标。

  2022年,这样的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在河图、鸣玉、福寿等乡镇有10个示范点,共发展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500亩。2023年,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将推广稻鱼综合种养2000亩以上,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突出绿色发展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71岁的严中进是石溪镇翠丰村4组村民,因身体残疾,劳动力缺乏,成为村里的低保户。当他得到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为他送的鸡苗后,非常高兴。他说,自己虽不能干重体力活,但养鸡不成问题,有各级政府的帮助,生活越来越好。

  2022年,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加大对乡镇畜禽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向南平镇红山村101户村民发放了价值2万多元的鸡苗。为石溪镇翠丰村82户群众免费发放820只鸡苗。共计向村民免费发放了1830只鸡苗。

  这是该中心以发展畜禽产业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

  2023年,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立足本土优势,倾注力量帮扶边远山区和中小养殖户,因地制宜,打好养殖产业发展“组合拳”,促进农户走稳致富路。

  投入资金235万元,支持引进良种猪730头、选留母猪5200头;

  投入资金72万元,支持3家生猪养殖企业对养殖场进行新建(改建);

  投入资金2064万元购买保险,其中能繁母猪保险3万头、生猪保险30万头、生猪收益保险6.23万头,累计理赔资金1136万元。

  投入资金49.9万元,兑现养殖、屠宰环节病害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受益养殖屠宰企业4家。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对存栏20头生猪当量以上的养殖场(户)实行“一场一档”“一场一策”管理,建设完善了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积极推行种养循环、生态养殖,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4%,规模养殖场、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在2022年生猪价格坐“过山车”的情况下,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扎实做好生猪生产监测预警,通过微信群、专栏、召开专题培训会议等形式及时发布生猪价格等相关信息,指导养殖户合理调整养殖结构,适时出栏、及时补栏,生猪出栏量创近年最好水平。

  聚焦地方特色 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在大有镇水源村7组蜂农辜建明的中蜂养殖场,只见蜜蜂从蜂箱不断飞进飞出。

  59岁的辜建明,在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用新式蜂箱养蜂,并运用分蜂技术,蜂群从过去的40多群增加到目前的120群。辜建明成立了甘美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每公斤蜂蜜能卖到240元。

  辜建明是我区大力发展中蜂养殖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中蜂养殖,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区饲养中蜂13.73万群,增长0.2%。有蜂农4390户,其中有100群以上中蜂大户50户,纯收入上10万元的养蜂户达60多户。中蜂产业的发展成为山区农户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

  和金佛山中蜂一样,我区还有“涪陵水牛”“南川鸡”等国家、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数量居全市前列。2022年,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南川鸡、金佛山中蜂申请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工作,完成了南川鸡、金佛山中蜂申报材料编制,制作了视频资料和宣传画册,已按照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将迎接专家现场鉴定。同时,遗传资源品种提纯复壮与扩群工作也有序推进,与西南大学合作完成了南川鸡、涪陵水牛屠宰性能测定工作。特色水产品土著品种的保种、育种工作效果明显,繁殖优鲈3号和台鲈水花2000余万尾,人工繁殖裂腹鱼、光唇鱼等土著鱼类30余万尾。

  坚持预防为要 筑牢安全发展保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强化服务保障,建立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网。切实加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撑好“保护伞”。

  为确保畜牧生产安全,建成一级兽医诊断实验室1个,流行病学调查点16个,检疫申报点34个,配置官方兽医人员83人,市区两级落实动物疫病防控经费546万元,全面开展春、秋集中强制免疫、仔猪阉割强化免疫、挂牌兽医巡查、动物疫病监测、动物疫病应急处置等工作。全年开展强制免疫畜禽264.53万头(只、羽)。排查养殖户4.3784万户,生猪54.3989万头(次);排查屠宰场1353场次,生猪11.2505万头(次)。监测重大动物疫病、畜禽常见多发病、人畜共患病共计28640份,处置疑似重大动物疫情、人畜共患病5起,有效预防和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全过程监管,强化道口堵疫、动物调运备案、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动物饲料兽药和生鲜乳质量监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踏实推进水产品药残快速检测和“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等工作。对全区19个蛋鸡场、16个鱼塘、4个屠宰企业的猪肉、猪肝、鸡蛋、牛肉、鱼肉等畜产品进行药残监测,共监测样品181份,未发现药残超标。对全区的4个屠宰企业、18个养殖场进行“瘦肉精”监测,全年共计监测生猪2885份,牛3560份,未发现使用“瘦肉精”情况。对12个乡镇的16家水产养殖业主、398个指标进行监测,所检样品指标全部合格。加强1家兽药生产企业、8家兽药销售企业监管,严格落实兽药可追溯工作,从源头开展好兽药减量工作,推广绿色健康科学养殖。做好养殖环节病死畜禽、屠宰环节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全年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生猪养殖环节3665头、屠宰环节386头,从源头上解决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向餐桌的问题,确保畜产品的食用安全和人们的饮食健康。

  2023年工作打算

  一抓产业升级,保障供给。以御咖牧业有限公司6600头种猪场为重点,配套完善饲料供应、生猪代养、产品加工等产业链条,着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推动全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南川鸡、金佛山中蜂、涪陵水牛为重点,不断提纯扩群,提升品质,积极探索市场化手段推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推动全区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

  二要抓防控疫病,助农增收。牢固树立防疫就是增收,少死就是增效的理念,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增强农民的疫病防控意识,形成以“预防为主”的防疫观念,持续推进春秋两季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定期对养殖场(户)和企业进行检查,督促环境清洁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疫病发生概率。

  三抓检测服务,保障安全。坚决压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基层机构队伍建设,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快推进乡镇网格化管理,强化风险防范,做好我区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大对兽药、饲料和畜产品残留抽查监控力度,强化投入品巡查监管,坚决守住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四抓稳定队伍,助推工作。加快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机构,配齐配强人员。加大政治学习力度,创新业务培训方式,努力提高畜牧系统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工作落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对标对表,以优良作风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本版稿件由记者黎明采写,图片由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提供)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