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社保中心精准发力出硬招 聚焦民生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3-02-08 09:29:39 来源:
新闻摘要:

  区社保中心精准发力出硬招 聚焦民生见实效

  ——区社保中心2022年亮点工作回眸

  

 

  “三进三送”活动启动仪式。

  

 

  社保助企纾困政策宣讲走进园区。

  

 

  社保+银行合作座谈会。

  

 

  社保暖心服务进社区。

  

 

  工伤保险协议机构检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参保扩面提质增效——

  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59.9万人,基金总收入实现16.4亿元。 待遇发放按时足额——

  为15.95万名养老保险领待人员发放养老待遇22.3亿元。为1.05万人次兑现工伤待遇0.73亿元。实现了待遇发放按时、足额、安全的目标,保持了社会稳定。

  全国统筹顺利推进——

  对新系统1092项系统权限进行合理分配,如期实现数据转换、系统升级,实现“智慧人社”与全国系统成功对接。

  社保入园有力有效——

  在全市区县率先探索“社保入园区”工作试点,将社保高频业务直接下沉到园区,让园区企业能够“足不出户”办理社保业务,更好地服务工业企业发展,目前工业园区3个组团设社保服务站3个。

  助企纾困精准施策——

  牵头协调税务、发改、财政和主管部门,组建助企纾困“业务经办”和“联合会审”专班,创新采取线上动态联合会审方式,获批106户企业,缓缴金额约3050万元。

  风险防控重磅出击——

  结合上级要求和区委、区政府部署,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全面启动疑似历史遗留问题数据专项整治。对重复领取和死亡冒领养老待遇、服刑人员违规领待、违规参保违规领待开展专项整治。

  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一起以挂靠参保和退休为名对群众进行诈骗的犯罪案件,涉及受骗群众49人,涉案金额235万元。

  经办服务“心心”相印——

  在全市区县率先出台《社保信息系统账号与权限管理办法》《社会保障卡管理使用办法》等2个规范性文件,实现业务经办风险防控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通过加强社保、银行、医院、园区多方合作,坚持“用心、细心、贴心、放心”理念,社保大厅功能重组,打破科室界限,实行“受理、办理、审核、复核”分离,实现业务清、权责明、服务优。

  新开通基层社保便民服务网点22个,打响扮靓“南事易办”社保服务品牌,深受群众好评。

  干部队伍活力焕发——

  坚持党建引领,在疫情防控、业务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干部队伍活力焕发。

  参加全市社保系统“百日大练兵”业务知识竞赛,参与率及团体竞赛成绩均名列全市区县前茅。

  创新组建“社保政策”研讨专班,举办“社保业务大讲堂”,评选“社保服务之星”,评选“社保学习标兵”等活动。社保服务大厅荣获全区“青年文明号”和“三八红旗示范岗”荣誉称号。

  社保政策知识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政策

  随着全国养老保险统筹的稳步推进,我国逐步形成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个基本制度。有用人单位的职工随用人单位参保,用人单位成立后,可在开办后30日内申请参保登记,同时随着单位员工变化增减保险。无工作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无力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还可以选择参加居民养老保险。个人办理参保,可以下载重庆人社APP、渝快办APP网上办理,也可以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我市社会保险早已经打破了户籍限制,不论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都可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有工作单位的随单位参保,无工作单位的以个人身份参保,两种参保方式的缴费年限和待遇计算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单位五大保险参保比例合计为27.1%,个人10.5%,个人负担部分由用人单位代扣,以2022年为例按最低基数计算,单位缴纳1072.35元/月,个人缴纳420.49元/月。以个人身份参保比例为20%,按最低基数计算应缴791.4元/月。居保按年缴费,分为13档,从200元到4000元每年。

  居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

  社会保障卡既具备身份证件的功能,同时具备金融功能,它设立有两个账户,一是医保账户,另一个是金融账户,两个账户相互独立。随着第三代社会保障卡的发行,逐步拓展发放养老待遇、身份识别、参保缴费等多种应用场景,将成为居民“一卡通”的重要载体,现我区已在区社保办事大厅、东南西三个街道社保所及15个银行网点设立三代社保卡换发,对于首次换发实行全免费。如社保卡不慎丢失,请及时拨打社保服务热线12333,根据语音提示挂失(提供24小时全天候自动语音服务),也可持挂失者本人身份证(代办还须持代办人身份证)到经办窗口挂失。

  工伤保险政策

  工伤保险具备保障工伤职工的救治权与经济补偿权;促进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的重要作用。用人单位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参保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并认定为工伤的,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市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费用;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的伤残津贴;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劳动能力鉴定(确认)费、鉴定检查费。

  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流动性大的建设项目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可以建设项目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

  退休待遇政策

  我市职工养老保险现行政策规定: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或55周岁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5年及其以上的参保人员从达到领取养老待遇条件次月发放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与退休年度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平均缴费指数(缴费档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和实际缴费年限)等因素相关,总体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建议参保人根据自身情况参保,尽量不断保。

  征地参保缴费补贴政策

  补贴对象:征地安置对象中在征收土地公告当月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员,其中已参加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含农转城养老保险)人员、征地公告当月前已死亡或出国定居且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的不属于补贴对象。

  补贴标准:5500元每人每年。

  补贴年限:根据补贴对象在征收土地公告当月的年龄确定补贴年限,16至17周岁补贴2年,18至19周岁补贴3年,20至21周岁补贴4年,22至23周岁补贴5年,24至25周岁补贴6年,26至27周岁补贴7年,28至29周岁补贴8年,30至31周岁补贴9年,32至33周岁补贴10年,34至35周岁补贴11年,36至37周岁补贴12年,38至39周岁补贴13年,男性40至49周岁补贴14年,女性年满40周岁以上、男性年满50周岁以上补贴15年。

  补贴方式:先缴后补。对参加职工保险的人员,缴费补贴按年发放给本人,职工保险退休后,补贴年限还有剩余的一次性发放给本人。对参加居民保险的人员,缴费补贴按年计入居保个人账户,年满60周岁时,补贴年限还有剩余的一次性计入居保个人账户,核定其基本养老金。

  (本版稿件由记者李崎君采写,图片由区社保中心提供)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