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市管理局以匠心守初心 让城市更美好
发布时间:2023-02-08 09:28:58 来源:
新闻摘要:

  区城市管理局以匠心守初心 让城市更美好

  ——区城市管理局2022年亮点工作回眸

  

 

  园林工人为城市绿植“解渴”

  

 

  除夕夜,环卫工人清扫垃圾

  

 

  沿江新绿滨河公园

  

 

  “强基础 转作风 树形象”专项行动启动仪式

  

 

  修补道路

  

 

  规范整治人行道上乱停乱放现象

  

 

  河道清理

  2022年,区城市管理局紧紧围绕提升城市经济、人文、生态和生活品质要求,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便捷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奋力开创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征程,心守护。2022年,区城市管理局弘扬“廉洁、团结、执行、争气”的工作作风,下足“绣花”功夫,扎实做好城市“美”文章,城市内涵不断丰富,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创新提质效

  2022年,区城市管理局坚持实干为先,瞄准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的突出问题,大刀阔斧改革,精准施策增效。

  改革创新是2022年区城市管理局工作的“主基调”。

  2022年,区城市管理局联合区公安局等部门创新建立齐抓共管机制,按照“优势互补、联勤联动、集中攻坚、保持常态”原则,在全市率先成立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和交巡警支队停车整治联合执法专班,专项整治城区停车秩序,依法查处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消防通道违法乱停车辆,严厉打击强行霸占停车泊位和干扰车辆正常停放行为,确保城市交通畅通有序。

  此外,选配执法骨干力量,组建城市管理执法勤务大队,“无缝衔接”午间、夜间等空档时段市容秩序整治工作,实行空档全时段24小时轮班备勤值班制度,重点“盯防”渣土运输、露天烧烤扰民、广场坝坝舞等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城市管理“疑难杂症”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

  将支部建在马路上是2022年区城市管理局的又一改革创新亮点。2022年,区城市管理局加强党建引领,探索推进将党支部建在马路上,建立党员红色网格,全局71名党员人人都有马路阵地,人人都是群众的“城管蓝”贴心人。

  同时,将路面上的城市管理执法队员、环卫保洁工人、绿化养护工人、市政设施维修工人全部划分到红色网格,由“马路支部”统一进行日常监督和协调,对各科(所)职责存在交叉的进一步规范以提升效率,形成“工作千条线、全局一张网”。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到现场“望闻问切”,坚持问题导向,开好治理“良方”,对症下药解难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施工单位反映建筑垃圾处置手续繁琐,区城市管理局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找准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规范城区装饰装修垃圾收运处置工作的通知》,简化审批办证手续、优化路线审批,构建城管监控平台、城区建筑工地、新建住宅小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和建筑垃圾运输路线“五点一线”全过程智能监管体系。

  针对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区城市管理局在商业密集区、学校周边、医院周边等增设300余个限时停车位;在有临停车位的停车库门口设置对外临停信息提示牌;盘活城区边角地、废弃地和闲置地,规划新增九鼎山公园停车场、规资局停车场、机务段停车场等各类停车场71个,增加车位15595个。

  为解决城区公厕结构性不足问题,区城市管理局实施城市公厕增量提质工程,结合城区现有公厕运行情况和新建小区及商圈人流量增大等实际,按照“一厕一策划、一厕一文化、一厕一景观”设计理念,新建公厕29座,升级改造老旧公厕22座。

  智慧城管提效能

  2022年,区城市管理局以智慧创新为引领,有序推进“1+1+4+N”架构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环境卫生、智慧园林绿化、智慧市政设施、智慧城管执法建设,努力打造具有精细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特点的智慧城管大脑、指挥协调系统,不断完善信息采集、立案、处置、反馈的闭环流程,有效提升城市数字治理能力。

  “一网统管”提升质效。将中心城区18平方公里划分为561个单元网格,普查5大类、121小类、107093个城市管理部件,明确32个处置责任单位,定人定岗定责限时处置,形成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的“大城管”格局。2022年,数字城管立案21100件,按期结案20045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5%,有力推动城市管理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城市秩序的非现场管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智能应用降本增效。率先在全市建成高空违法建筑智能分析系统,通过设置摄像机智能抓拍预置点,可在半径1.5公里至2公里的范围内实行监控。运用AI智能算法,自动抓取违法建筑信息并归类分析监管,有效破解高层违建发现难、取证难等难题,发现高空违建信息准确率达90%以上。除此之外,南川目前已上线危险源智能监测、智慧照明、智慧渣土车管理等10余个智能应用,着力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助力城市管理降本增效。

  城市品质再提升

  城市之美,就是细节之美;城市细节,彰显城市品质。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见花,在南川,已经实现。2022年,区城市管理局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通过综合施治,不断优化公共空间,让山水草木与城市相融,让城市环境更宜居。

  提升园林绿化水平。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成立工作专班,通过以创带建、以创促建的方式推动大美南川建设。精心选择主干道、高速下匝道口、交通岛等重要路段、节点,采取优化节点布局、同步建设道路绿化、微地形处理、林下空间梳理等方式,持续推进街头绿地提质、城市园林绿化补缺提质以及山城花境建设工作,新增绿地建设19.91公顷。

  优化公共空间品质。深入开展路面平整专项整治,按照“平整舒适、安全畅通、设施完备、景观良好”的品质要求,实施城区8.4公里主干道道路状况智能检测,累计完成28.7公里、77.38万平方米病害路面整治;全面排查整治公区无障碍设施,整治完成盲道13.5公里、人行横道100余处、缘石坡470处,持续推进城区4座人行天桥无障碍电梯加装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无障碍环境;精细化利用土地资源,建成投用“口袋公园”19个,打造休闲健身10分钟生活圈。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对全区主次干道实行16小时清扫保洁,并对重要路段实施延时作业。同时,采取人休机不休的方式,加大出入城口、工地周边等薄弱路段冲洗力度,确保城市无尘无垢;对城区河道及岸坡垃圾进行清理,并定期清隔水草,确保“江清岸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顺利完成全区7个乡镇片区压缩站的移交工作,提前实现南川城乡生活垃圾零填埋、全量焚烧处置,打通“生活垃圾网络”和“再生资源网络”,有效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市场化+自主运营”模式,深入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街道垃圾分类示范全域覆盖。

  重拳出击违建治理。采取整合“综合执法”力量、“即查即拆”遏制新增、“分类处置”消化存量等方式,专项整治城市违法建设。全年累计组织巡视巡查6600余次,及时制止违法行为500余起,发放《责令停止违法建设行为告知书》456份。对三秀、松林、林堡等133户新增违建实施强拆,拆除面积2.01万平方米;采取拆违促拆迁方式,对昌达智慧物流园、超群工业园、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拆迁区域内的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拆除面积1.6万平方米,节约拆迁资金上亿元。

  风正潮平,城市管理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城市管理更需快马加鞭。“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展望2023年,区城市管理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西部地区城市管理领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内陆省份改革开放探路先锋为目标,实干实为、突出重点、梳理难点,找准工作抓手,抓实项目实施,力争在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城区停车整治、智慧城市大脑建设、城管执法模式创新、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城区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资源、模式、手段)逐步向乡村延伸等方面出进度、出形象、出成效,推动城市有机生长、内涵发展,“挤”“钻”并用,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用心、用情打造更加干净整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的魅力南川城。

  (本版稿件由记者李佳遥采写,图片由罗建摄)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