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以高新区创建为统揽推动中医药园区高质量发展
——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2022年亮点工作回眸

华润三九中药配方颗粒制造基地效果图

华绿食用菌包装车间

上药慧远庆龙药业

瑞航生物

人才公寓

工人在厂房里筛选药材
2022年,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动园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2022年,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进一步强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锻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抓领导班子建设。园区党工委领导班子讲政治、重团结、勤政务,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班子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推动园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抓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坚持制度管人,进一步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科级及以下干部考核办法》,注重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通过轮流编写《园区动态》,“一对一”联系服务入园企业等方式锻炼提高干部能力本领。强化责任担当,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园区干部主动靠前,勇挑重担。面对持续高温、限电等严峻的外部环境,园区干部放弃周末,连续4个月奋战经济一线,“一对一”深入企业,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开展错峰生产,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整个高温及疫情期间,园区无企业停工停产,全年产值实现20.1亿元,同比增长123%,为全区稳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
抓党风廉政建设。园区党工委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全年研究党风廉政工作4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关会议、文件精神12次。常态化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大会向干部通报市纪委、区纪委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他违法违纪案件的情况,通过开展“以案四说”促“以案四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干部职工拒腐防变能力。围绕招商引资、脱贫攻坚、物资采购等领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定期开展提醒约谈,加强干部职工日常监督教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进一步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助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全年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科创赋能推动绿色制造
高新区创建全面推动。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园区现有规上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区级企业研发中心1家、科技型企业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拥有知识产权473件,建成检验检测中心、科技研发平台3个、孵化中心2.67万方,企业研发投入达到5713.25万元。
重点项目加速推进。2022年,园区牵头实施重点项目13个,计划完成投资10.93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1.1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1.6%,同比增长30.6%。新建项目加快建设出形象。华润三九中药配方颗粒制造项目、敬存仁中药饮片加工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2023年6月投产;轩瑞食品加工项目、味轩州食品加工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厂房装饰和设备安装调试,预计2023年4月投产。续建项目快速投产见效益。上药慧远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于2022年10月正式投产,当年实现产值6100万元,全面达产后产值5亿元;华绿食用菌项目虫草花、白玉菇分别于9月、12月上市,当年实现产值1600万元,全面达产后年产值5亿元;御本堂药业项目一期已投用。
招商引资积极开展。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区领导带队赴广东、北京、重庆中心城区等地招商考察17次,接待广东省保健协会、广东益尔乐科技、广州康成食品、武汉佳阳商贸、华鲁医药、中连商重庆公司、麦金地集团等企业来南考察46批次。中药配制酒产业化、中佳信医疗器械产业化、联富方竹笋速冻加工、爱之德消杀用品、左右逢源果酒饮品产业化、古树茶精深加工、麦金地中央厨房及三产融合等9个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协议引资20.1亿元;绿康豆制品加工、中连商中医药产业化等项目正在加紧对接洽谈项目落地有关事宜。
要素保障不断完善。国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预计2023年4月投用;分布式能源项目预计2023年3月投用;完成土地平场100亩、柴胡路等零星道路及管网建设。装修完成人才公寓117套、安置房37套,完善人才公寓租赁管理办法,解决企业人才租房难的问题;建成上药慧远庆龙药业检验检测中心,可为园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
助企纾困持续用力。构建“一对一”企业服务体系,精准精细服务企业,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认真落实稳企惠企政策。引导大观茶业、金穗公司等15家企业申报享受各类税费减免890.2万元,华绿食用菌项目获批2021年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资金项目(第二批)500万元,中医药园区人才公寓项目获批财政资金专项补助资金1248.66万元;指导柠柒农业、南邦食品、瑞航生物、加贝食品、联富食品等5家企业申报农产品加工设备采购补助项目,现已报市农业农村委审批,预计可获补助400余万元。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引导农商行、农行、建行、宏耀担保等金融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已解决企业融资需求5650万元;协调市级部门及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人力社保局、区税务局、区中医医院等部门开展上门服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20余场,解决企业在建设和生产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坚持产城、产教融合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023年,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和区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结合大观田园新城建设,立足精深加工、医养结合、康养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重庆工业职业学院实质性开工建设,着力打造中医药产教融合示范区;积极推动大观田园新城规划布局,推动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纳入西部(重庆)科学城“一城多园”规划布局,着力打造重庆市现代中药绿色制造基地、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持续推动瑞航生物和大观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023年,力争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3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5个、20亿元,工业产值实现50亿元。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2030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培育10亿元级企业10个以上,100亿元级企业2个以上,园区新吸纳人口20万人以上。
(本版稿件由记者刘晓娟采写,图片由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