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供销合作社:赓续供销初心 奏响发展“奋进曲”
发布时间:2023-02-07 11:11:07 来源:
新闻摘要:

  区供销合作社:赓续供销初心 奏响发展“奋进曲”

  ——区供销合作社2022年亮点工作回眸

  

 

  图①:区供销合作社在南平镇石庆村皮凤蔬菜种植场铺设全生物降解地膜。

  

 

  图②:区供销合作社为民主镇村民送春耕农资。

  

 

  图③:区供销合作社在兴隆镇中心校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宣传进校园活动。

  

 

  区供销合作社邀请农技、农资领域相关专家在河图镇骑坪村开展春耕农技培训会。

  2022年推进9家供销社“示范社”建设,改造建设25个基层供销社(分社),推广“村社共建”模式,建设星级综合服务社9个;2022年推动银行向5个涉农企业累计发放“惠农贷”贷款500多万元;2022年争取市财政农村“三社”融合发展资金51万元,争取区财政“三社”融合发展信贷风险补偿资金80万元、“惠农贷”贷款贴息资金50万元;2022年实现泡椒加工1250吨,辣椒年产量125万公斤,泡椒销售年产值750万元,实现利润150万元;村集体和农户实现种植收入400万元……这些数据是区供销合作社聚焦“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交出的漂亮“答卷”。

  2022年,区供销合作社坚持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紧紧围绕党的政治建设、健全组织体系、“三社”融合发展、废弃农膜回收等重点工作,突重点攻难点、理思路找出路、出实招见实效,全面推进供销工作踏上新台阶。

  “三社”融合 助推乡村振兴

  2022年,资金保障到位,争取市财政农村“三社”融合发展资金51万元,争取区财政“三社”融合发展信贷风险补偿资金80万元、“惠农贷”贷款贴息资金50万元,为“三社”融合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开展“惠农贷”贷款,加强与重庆农商行南川支行、石银村镇银行合作,已推动银行向图个吉栗板栗专业合作社等5个涉农企业累计发放“惠农贷”贷款590万元,实现贴息10.5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审计整改工作全面完成,关于南川区2021年四季度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审计整改领导小组组织开展11次审计整改专题会,开展4次现场调研,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做到整改一项,销号一个,确保问题整改及时、整改有效。

  农膜回收

  助力生态文明

  2022年,健全回收网络体系,按照“五统一”标准,新建废弃农膜回收网点121个,累计建设废弃农膜回收网点234个,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贮运中心1个,新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5个。全面开展废弃农膜回收,2022年已回收废弃农膜252.63吨,完成任务的101.05%;回收肥料包装物75.34吨,完成任务的100.45%。已交售加工企业处置的废弃农膜252.18吨、肥料包装物75.22吨。改善农业面源污染,与专业合作社合作建设加厚和可降解地膜示范点5个,分别位于南城街道、南平镇、大有镇、福寿镇、乾丰镇,推广铺设加厚地膜面积270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250亩。

  农资护航

  拓展流通领域

  2022年,保障农资供应,充分发挥供销社主渠道作用,依托326个农资网点淡储旺供,累计销售农资3.47万吨,覆盖全区34个涉农乡镇(街道)。新建大观供销社大观园冷链物流项目,项目投资102.6万元,占地面积407.94平方米,依托大观片区8个乡镇9个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构建“配送—收购”双向网络体系,预计实现年配送量500吨,有利于推动当地蔬菜、水果等产业的发展,带动周边乡镇农户增收。

  社会化发展

  贴心服务“三农”

  2022年,通过新建或升级农村综合服务社、农资网点、庄稼医院、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等,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水江、三泉基层供销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2022年实现统防统治7.5万余亩,解决了常规施用农药精准度不高、不安全、户外高温喷药作业等问题。举办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训会3次,邀请农技、农资领域相关专家指导农民种植技术,协同区农业农村委等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市场。

  2023年工作计划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体系

  3.纵深推进“三社”融合发展

  4.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5.充分发挥农资保供稳价作用

  6.着力提升农产品现代流通能力

  7.大力推进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建设

  (本组稿件由记者聂灵灵采写,图片由区供销合作社提供)

相关新闻推荐